關于白鵝的教學反思
關于白鵝的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組的第一篇,著重表現了白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首先寫剛把這只白鵝抱回家時,從“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的姿態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領全文,細致刻畫了鵝的“嚴肅鄭重”的聲調,“大模大樣”的步態和“三眼一板”“一絲不茍”的吃相。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先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然后組織討論交流,再引導學生領悟寫法。在教完這一課之后,學校語文組組織了評課活動。雖然大部分同事都認為這一課上得不錯,但我深深知道那是大家對我的鼓勵,我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基本功諸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單從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來講,就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在開發課程資源方面做的不夠。雖然課前也布置了學生觀察鵝與鴨,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受各種條件限制沒有觀察。我想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可以想到一些辦法的,比如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到鄰居或親戚家去觀察,然而遺憾的是我沒有這樣做,可能使一部分學生缺乏了感性認識。
其次,在對教材的處理上不夠靈活。對鵝的叫聲、步態、吃相三個部分都采取了精講精讀的方法,沒有體現對學法的指導,而且導致了教學時間的緊張,影響了后面教學難點的突破。
再次,教學問題的設置也不夠嚴謹。如:“學完了這篇課文,喜歡這只白鵝嗎?你覺得作者喜歡嗎?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經過教學實踐,才發現問題有些拐彎抹角,對突破教學難點作用不大。還有,教學語言過于重復、羅嗦。其實在以前的公開課教學中,就有許多前輩給我指出過這個問題,但是到今天,我還是沒有改掉這個毛病。由此,我深深體會到:教改之路并不平坦,這需要反思的自覺性、改過的決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白鵝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白鵝》的教學設計案例(精選11篇)07-21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