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

時間:2024-12-01 05:51:30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1

  蘇老師執教的《11—20各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10以內各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教學,學生知道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按從11到20的大小順序數數。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通過課本上的主題圖,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2、重視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沒有學生自己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活動。現代教學論認為:只有讓學生自己經歷新知的形成過程,不是在教師的指令下默默地接受,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同時得到發展。動手操作活動以“動”促“思”,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積極進行探究。袁老師的這節課分兩個層次操作小棒使學生認識11—20各數。先讓學生數出12根小棒,然后引導學生想:怎樣擺能讓學生一眼看出是12根?小朋友相出了兩種擺法:一種是直接擺12根,另一種是先擺一捆,再擺2根。就這樣學生擺12根小棒的過程中,初步產生了10個一可以變成1個十的觀念,為教學10個1是1個十提供了表象支撐。再讓學生擺13,18等,進一步加深對計數單位“十”的認識。

  3、重視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練習時培養學生數感的意識十分強烈:讀米尺上的數,按順序數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感受數的大小關系;估計物品的數量,加深對數的多少的體驗;畫圈物品,建構10的模型,加深對計數單位“十”的'認識;了解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等無不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4、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設置問題如“怎樣擺就能使大家看得更清楚?”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了教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總之,這節課體現了三個突出:突出主體性,創造學生參與條件;突出民主性,轉變了教師的角色;突出實踐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

  建議:

  1、學生的12根小棒的3種方法出來后,鄭老師應該在黑板上板書。鄭老師只是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一下,無法讓他們進行比較,那么優化的過程沒能真正的落實下去。

  2、展示學生用小棒擺出11—20各數時,鄭老師的匯報形式太單一了,都是問這個數的組成,是否可以有多種形式的問法。比如:這個數是由1個十、8各一組成的。這個數的后面一個數是15,這個數是幾?它是13和15中間的一個數等等。

  3、操作的要求要細致、明確。

  小學數學《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2

  11-20各數的認識是一年級教材第七單元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數11至20各數、讀數和寫數、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于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同時一年級的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猜小棒的游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最后在綜合應用中創設“小小運動員”這一情境,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設置問題如“每次都這樣一根一根數,感覺怎么樣?”“看這些運動員上場,感覺怎么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了教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3.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教師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數的組成,教師并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如何機械地記憶,而讓學生在重復猜小棒的游戲中感悟,在動手擺小棒中體會,使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

  4.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

  通過在看尺子提問題時,生生之間的搶答,在“小小運動員”時,運動員介紹自己,然后下面裁判的評價、提問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同時,這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的表現之一。學生在互動中,使知識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情感在交流中體驗。

  總之,整節課中,教師做到了三個突出,突出主體性,創造學生參與條件;突出民主性,轉變了教師的角色;突出實踐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日本免费高清aⅴ乱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一本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看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