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行譯文及詩意

時間:2022-09-24 19:51:41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隴西行譯文及詩意

  隴 西 行

  王維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詩意

  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戰爭,而是截取軍使送書這一片斷,通過描繪出一幅迷茫、壯闊的關山飛雪遠戍圖,側面渲染邊關的緊急狀況與緊張氣氛,展現出詩篇“意余象外”的深邃與凝重。全詩節奏短促,一氣呵成,構思精巧,意蘊豐富。

  譯文

  告急的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走馬便是十里,一揚鞭便是五里,漫長的路程風馳電掣般一閃而過。這是西北都護府的軍使,他傳來了加急的軍書,報告匈奴的部隊已經包圍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鎮酒泉。在接到軍書之后,舉目西望,卻只見漫天飛雪,一片迷茫,望斷關山,不見烽煙的痕跡,原來軍中的烽火聯系已經中斷了。

  注釋:

  ⑴隴西行:樂府古題,又名“步出夏門行”,屬《相和歌·瑟調曲》。隴西,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隴西縣以東。

  ⑵都護:官名。漢代設置西域都護,唐代設置六大都護府以統轄西域諸國。

  ⑶匈奴:這里泛指中國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東北。

  ⑷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岳原野。

  ⑸烽戍:烽火臺和守邊營壘。古代邊疆告警,以烽燧為號,白天舉煙為“燧”,夜晚舉火為“烽”。戍,一本作“火”。斷:中斷聯系。

  賞析: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馬”“一揚鞭”的瞬息之間,“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電掣般地一閃而過,以夸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給人以極其鮮明而飛動的形象感受。這是兩個倒裝句,按一般的寫法是:一走馬十里,一揚鞭五里。但是這樣寫,一個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詩歌語言的正常節奏,讀起來拗口。像這樣“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不僅上口,也因為將“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強調,而突出了馬的速度之快。中間兩句,點明了騎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個“圍”字,可見形勢的嚴重。一個“至”字,則交代了軍使經過“走馬”“揚鞭”的飛馳疾驅,終于將軍書及時送到。最后兩句,補充交代了氣候對烽火報警的影響。按理,應當先見烽火,后到軍書。然而如今在接到軍書之后,舉目西望,卻只見漫天飛雪,一片迷茫,望斷關山,不見烽煙。是因雪大點不著烽火呢,還是點著了也望不見,反正是烽火聯系中斷了。這就更突出了飛馬傳書的刻不容緩。寫到這里,全詩便戛然而止了,結得干脆利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盡管寫形勢危急,氣氛緊張,而詩中表現的情緒卻是熱烈、鎮定和充滿自信的。

  這首詩,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邊塞戰爭,但并不正面描寫戰爭。詩人的著眼點既不在軍書送出前邊關如何被圍,也不在軍書送至后援軍如何出動,而是僅僅擷取軍使飛馬告急這樣一個片斷、一個側面來寫,至于前前后后的情況,則讓讀者自己用想象去補充。這種寫法,節奏短促,一氣呵成,篇幅集中而內蘊豐富,在藝術構思上也顯得不落俗套。

【隴西行譯文及詩意】相關文章:

隴西行原文及譯文鑒賞07-03

王維《隴西行》譯文及注釋05-16

觀滄海古詩意思譯文09-06

《秋思》天凈沙·秋思的原文、翻譯、譯文、詩意12-25

西行散文04-23

《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譯文及詩意11-17

西行漫記經典散文06-13

山西行作文01-28

隴西行原文及賞析05-06

王維《隴西行》賞析04-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成aⅴ人在线电影 |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