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滿子權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時間:2021-06-17 18:10:23 古籍 我要投稿

秋日寄滿子權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秋日寄滿子權

秋日寄滿子權的閱讀答案及賞析

  王令

  樓前暮靄暗平林,樓上人愁思意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從來秋日自多陰。

  三年客夢迷歸路,一夜西風老壯心。

  欲作新聲寄遺恨,直弦先斷淚盈琴。

  秋日寄滿子權字詞解釋:

  ①滿子權:滿執中,字子權,揚州人,進士滿涇之子,排行第三,與其兄滿建中(字淬翁)皆為王令少年時的至友。

  ②“直弦”句:直弦,琴的主弦。舊時以琴弦斷絕,比喻失去知音。據《呂氏春秋·本味》載:楚國人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最能欣賞和理解他的琴音。后來鐘子期死了,俞伯牙沒有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秋日寄滿子權翻譯:

  秋天的傍晚,詩人獨自登樓,樓前縱目,遠處的樹林,已經籠罩在暗淡的煙靄中間,他抱著深深的愁思,感嘆時光易逝,在客地懷念自己的友人。

  在天長束氏家塾轉瞬三年,束家因為憐恤他貧窮,所以招他來伴讀。雖然東家束伯仁待他很好,得暫時免受饑寒之苦,但并非久計;在潦倒沉淪、一貧徹骨的困境中,所以有“三年客夢迷歸路”的感嘆。

  秋日寄滿子權閱讀答案:

  試題:

  1.請結合詩歌頸聯的內容,分析詩中“老”字的表達效果。(5分)

  2.“樓上人愁意思深”一句中“意思深”具體包含哪些深意?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老,在詩中是“使自己的壯心已經老去”、“心死”之意。(2分)作者借寫自己的近況,寄居他鄉的生活已經使自己痛苦不堪,加上一夜西風的勁吹,更使自己悲中加悲。(1分)一個“老”字不僅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壯志難展、懷才不遇的哀怨,更隱約吐露從此無法實現政治抱負的憤慨。(2分)

  2.①嘆知音難覓。(2分)尾聯借用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2分)來表達作者知已難逢,知音殊少的感慨,顯示出詩人內心的悲愴之情。(2分)

  ②客居他鄉的凄涼。(2分)前兩聯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的昏暗、壓抑、迷蒙、凄清之景,而聯系到自己身世遭遇,(2分)抒發自己的寄居他鄉的感慨和無奈。(2分)

  ③抱負難以實現的憤懣。(2分)作者少有治國安民之志,但是無情的政治現實,寄居的生活,(2分)使作者的滿腔抱負難以施展,懷才不遇。(2分)

  ④作者對理想追求徹底絕望,而不是“心未死”。(2分)頸聯中“客夢迷歸路”、“西風老壯心”,尾聯中“欲作新聲”“弦斷淚盈”,(2分)都在說明作者的政治抱負都已消失殆盡,面對現實無可奈何的傷感。(2分)

  (答出兩點即可。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秋日寄滿子權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王令二十二歲時的作品,當時他在天長束氏學塾伴讀已有三年,感嘆壯志難伸,念及同里友人滿執中(字子權)平昔互相砥礪的情誼,在這年秋天寄去這首詩,以抒發自己的懷抱。

  秋日寄滿子權賞析:

  詩的頭兩句:“樓前暮靄暗平林,樓上人愁思意深。”寫秋天的傍晚,詩人獨自登樓,樓前縱目,遠處的樹林,已經籠罩在暗淡的煙靄中間,他抱著深深的愁思,感嘆時光易逝,在客地懷念自己的友人。前一句點明地點和時間,后一句寫此時此境人的思緒,為全詩定下基調。第三四兩句:“未必薄云能作雨,從來秋日自多陰。”是即景抒情之筆。詩人想到,這眼前薄薄的云彩,只怕未必能降下雨來;又想到已是秋天,秋天從來就是多陰的。自己是一個書生,就想浮在天空的薄云,能夠興霖作雨嗎?當時的局勢,正像這么一個多陰的秋天,詩人不知道它有沒有放晴的時候。少年時候,他和滿子權都懷有濟時的壯志,他曾稱頌滿子權的詩作,有“萬古晴天霧靂飛”陣樣的奇思壯采。他不知道他的友人,對著這多陰的.秋天,怎樣料理自己的生涯。興念至此,他感到自己和滿君一樣,雖有“神龍攀白日,挾雨萬里飛”的壯志,但是這薄云載不了神龍,難以挾雨奮飛,只好付之一嘆而已。

  詩人接著用五六兩句,寫他自己的近況:“三年客夢迷歸路,一夜西風老壯心。”作者在天長束氏家塾轉瞬三年,束家因為憐恤他貧窮,所以招他來伴讀。雖然東家束伯仁待他很好,得暫時免受饑寒之苦,但并非久計;在潦倒沉淪、一貧徹骨的困境中,所以有“三年客夢迷歸路”的感嘆。作者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志士,在天長的時候,“雖貧不應舉”,“不干仕”,但堅持“雖窮賤死而不回”的操守。他認為當時是“天下無道”,謀到官位也不能達到“有功于天下”的目的,詩中“一夜西風老壯心”之句,不只是抒發懷才不遇的哀怨,更在于吐露將從此而無法實現政治抱負的憤慨。“壯心”是指“壯志”,作者本來已有壯志難伸之感,加上一夜西風的勁吹,這就迸發出壯心已老的哀痛。在結尾兩句,作者更深沉地向友人傾訴說:“欲作新聲寄遺恨,直弦先斷淚盈琴。”作者并不是一個消極人物,他也有沖決黑暗的雄心,在貧窮、饑餓、困厄的情況下,他曾把自己的悲痛寫入了很多詩歌,試圖在這些篇章中寄托自己難以實現的“憾恨”,此時“欲作新聲”,也正是為了這點,他把在新聲中所要傾吐的心志,說成是“遺恨”,可見哀痛之深。接著他又感到知已難逢,知音殊少,滿子權兄弟雖然和他是至交,而且也是有志之士,但同樣沉淪下層,愛莫能助,所以才有“直弦先斷淚盈琴”的感概。此調未彈,琴弦先斷,作者在《哭詩六章》中也曾寫道:“哀弦直易絕,哭詞曲難終!”“切切復切切,淚盡琴弦絕!”他朝歌暮哭,只想對知己一訴這樣的衷曲,充分顯示出詩人內心的悲愴之情。

  全詩惜時光的易逝,感壯志的難酬,傷客地的凄涼,慨知音的難遇,是當時有志的貧士的共同遭遇,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個人資料: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秋日寄滿子權的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思子》的閱讀答案及賞析12-30

秋日別薛升華閱讀答案及賞析11-06

《華子崗》閱讀答案及賞析11-15

《御街行·秋日懷舊》閱讀答案及賞析07-29

《秋日行村路》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3-31

《秋日雜感(其二)》閱讀答案及賞析12-30

《戇子記》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6-18

《酒泉子芳草長川》的閱讀答案與賞析12-29

《秋日筆記》閱讀答案07-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 亚洲天堂国产视频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无遮挡 |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