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一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編寫意圖是進一步把同學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并強調同學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活動與美術學習相關聯。注重人文教育的內涵。教學中,教師要給同學一定的橋梁建筑知識,是同學在觀察和表示家鄉橋梁的時候,能夠聯系家鄉風貌較完整地說出和表示橋的造型特征和時代特點。
人類有悠久的造橋歷史,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橋梁,充沛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今天我們能看到許多造型奇特新穎的橋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級同學對橋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審美意識。本課圖例,展示了人類從古到今利用各種資料建造的.橋梁,教師可讓同學自身解讀,說說這些橋與地域風貌的聯系,激發同學的表示欲望。
(二)教學目標
①情感領域:通過欣賞家鄉的橋,培養同學愛家鄉、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認知領域:認識和觀察橋的幾種基本結構造型,了解各種橋的設計和環境的關系。
③操作領域:讓同學通過觀察體驗和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示橋的豐姿,提高表示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錄像帶、照片等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有關古今中外橋梁的圖片資料。
學具:同學喜歡用的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 教學導入:
(1)教師檢查同學是否按老師要求先走訪調查了家鄉的橋,并是否已寫好200字左右的調查記錄,和以線描的形式畫出的橋。
(2)展示同學的記憶畫作品。并請這些同學讀一下自身的調查記錄(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內容)。請同學發表評價意見。
●教學新授:
(1)教師介紹橋梁知識。著名橋梁欣賞。
(2)展示有關橋梁的美術作品,請同學欣賞評價。
●安排作業:
(1)請同學對線描作業進行補充和修改,并以自身喜歡表示的手法進行涂色完成作業。
●作業展示評價:
(1)請同學把調查記錄和作業連起來裝裱展示。
(2)評出“小記者獎”,授予走訪調查和作業表示突出的同學。
●教學延伸:
(1)播放錄像片,介紹家鄉風貌(有關橋梁介紹)。
(2)結束教學。
三、學習評價建議:
●是否積極認真地做好調查記錄。
●是否表示家鄉的橋梁風貌。
●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展示自身的調查效果。
●通過學習,繪畫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師教學隨筆:
【橋一課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橋教學設計04-06
橋的教學設計08-04
橋教學設計04-06
《橋》教學設計精選11-07
《橋》 教學設計08-22
《橋》教學設計05-15
《橋》的教學設計05-09
《橋》教學設計06-27
《橋》教學設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