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議論文

時間:2021-06-19 18:56:47 論文 我要投稿

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議論文

  摘要:近年來,高校對于貧困生的資助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忽視對貧困生的感恩教育,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通過分析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乏的現狀、高校貧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采取針對措施。

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議論文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

  目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等院校規模不斷擴大,貧困生數量隨著增加。我國對于高校貧困生的資助一直都未停止,同時高校和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對貧困生的資助,各大院校根據實際情況,為貧困生提供兼職,給予適當的生活補助,以此減少貧困生的經濟困難,并設立各種助學體系幫助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現階段,各大高校的經濟補助體系都基本完善,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基本解決了高校貧困生的上學問題。但是,學校對于貧困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缺乏重視,某些貧困生在接受資助后,不懂得感恩。因此,必須加強對貧困生的感恩教育,提高學生思想意識。

  一、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乏現狀

  第一,在貧困生資助名額評選時,很多學生都爭當特困生,甚至有部分學生家境不錯,沒有分享意識,不考慮較之更加困難學生,個別一般困難的貧困生卻拿去更高檔的助學金,尤其是獲得社會資助后,仍然在學校繼續申請,這就造成了不公正。第二,在貧困生名單定下之后,個別學生沒能提交相應證明材料,或者對于申請表的填寫不夠重視,填寫數據不夠真實和完整,部分人認為獲得學校的資助是應該的,絲毫沒有感恩之心,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肯定是要獲得助學金,若是沒有獲得反而會責怪學校。第三,一些學生在獲得助學金后,本著“白送的錢,不花白不花”的心理,大肆購買物品,隨意揮霍,甚至產生“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每當有企業和學校資助時,自己必須占據一個名額,不考慮。另外,對于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不甚滿意,工作不積極不到位,部分申請貸款的學生,難以及時還款,對于學校的信息和通知置之不理[1]。第四,部分學生在領到助學金后,對學習不認真,對學校和社會不思回報,甚至認為自己的貧困是家庭造成的,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只想通過家長和學校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沒有依靠自己獲取資金。

  二、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失原因分析

  自身的原因。受到家庭環境影響,貧困學生更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例如自卑和溝通障礙。另外,這部分人群存在壓抑情緒,以及急切求勝、證明自己的心理。在進入大學之后,很多人將讀大學當做自己人生的轉折點,想借此改變自己的人生,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同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理想與現實偏差很大,在社會中難以短期改變自己的家庭狀況,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反而會在與同學相處中,產生自卑心理。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就會認為對方給予的幫助,是對他們的憐憫和同情,甚至會進一步增加自卑心理,這就很難讓他們產生報恩思想。家庭的.原因。家庭的教育不能跟上孩子生長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為兩個原因:

  第一,這些困難家庭,大多數父母文化水平低,他們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足夠了,這也是他們對孩子僅有的期望。因此,對于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往往是欠缺的,父母片面注重孩子學習成績,而忽視感恩意識的培養,造成一些學生性格的缺陷和思想的落后[2]。

  第二,困難家庭的父母往往被生活所迫,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很少有時間對孩子教育,有時候會因為自己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條件而自責,擔心自己的經濟情況影響孩子生長。因此,在孩子成長中,盡量滿足孩子要求,而不求所報,正是家長的這種教育習慣,淡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自私自利思想,使他們將索取變為一種習慣,不懂得感恩。學校的原因。

  第一,當前學校的資助體系不完善,僅僅是從經濟上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缺少相應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養,另外,由于經濟資助是無償的,不需要學生進行償還,存在很大漏洞,學生進行申請時,只需要出具相關證明材料證明自己在經濟上是貧困的,就可以獲得相應數額的補助資金。

  第二,對于受資助學生沒有明確的義務要求,學校的思想教育課程設置不健全,讓學生產生應得的意識,沒有認識到這是學校和社會對其的幫助,沒有責任就沒有動力,這樣難以產生感恩意識。

  第三,在發放助學款時,一般都是直接打到學生的銀行卡,這樣做的確照顧到了學生的心理,避免同學的偏見,但是由于沒有正式的頒發儀式,因此資助款的到賬沒有告知學生,就直接打入他們的銀行卡,受資助學生不能在第一時間獲知消息,因此很難產生感恩心理。

  三、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議

  造成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根據原因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加強感恩教育,培養貧困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對貧困生加強感恩教育的主體中高校占據首要位置,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加強感恩教育活動的開展。增加感恩課程的開設,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以此增強貧困生的感恩意識。例如在重大節假日,還有助學金發放的日子里,高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富有感恩意味的活動,營造一個學生感恩的氛圍和環境,讓捐助者和受資助者結成對子,同時可以利用活動,讓困難生學會和懂得感恩,體會感恩。另外,可以通過舉辦與資助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如以感恩回報為主題的講座,開展感恩宣傳月,組織學生進行感恩征文,以及進行演講賽辯論賽,等等,提高貧困生對受資助重要作用的認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咨助者的高尚情懷,讓貧困大學生產生感恩意識。與此同時,還需要發揮學生干部和貧困生的帶頭作用,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和引導,加強校園的感恩氛圍,讓貧困生認識到感恩的重要性[3]。

  第二,加強學校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的建設。在學校中,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基地,通過課堂的宣講,可以向大學生傳授感恩知識,進而可以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中,加入感恩的思想,通過結合生活社會實際,在課堂上用生動典型的事例教育學生,讓學生用自己身邊的故事進行講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活動,對感恩行為進行思考和討論,進而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要搜集感恩教育素材,例如一些感恩題材的電影和書籍及古代的故事,以此作為依據開展主題討論和班會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講述他們的理解,進而適時進行感恩教育,使大多數學生能夠明白感恩的思想。在學校中,一般會有一門“形勢與政策”課,因為任課老師之前多為輔導員,可以將感恩內容作為附屬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三,多管齊下,提高學生感恩意識。學校和社會應該多為學生創造感恩機會。對于心存感激卻未付諸實際的同學,應該拓展足夠的途徑,讓他們付諸行動。高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平臺,如官方微信和微博平臺,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途徑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另外,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提供社會實踐機會,每一個院系可以建立自己的志愿服務隊,在社會和學校積極開展志愿工作,幫助弱勢和需要幫助的群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特長服務社會。經過一系列感恩活動,一方面可以讓貧困生發揮自身特點和長處,可以體會到成功和幫助他人的快樂,進而消除自卑心理,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讓貧困生在辦公室值班,讓學生了解老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同時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讓他們在活動中感悟感恩的意義。

  四、結語

  加強貧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不僅要在物質上對學生進行資助,還應給予學生精神上的資助,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幫助學生自立自強、自我成長,讓他們成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新一代生力軍,最終發揮高校資助育人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李亞婕.增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09:76-78.

  [2]楊雪琴.和諧社會視野下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2:145-147.

  [3]張龍,葉曉琴,葉華松,趙衛川.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05:257-259.

【加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議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加強高校創業教育的探索的論文03-31

加強企業安全思想教育建議的論文09-11

加強高校藝術教育的積極意義論文08-08

加強高校管理論文04-03

淺談如何加強高校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教育論文07-05

高校貧困生教育管理創新思路論文06-23

加強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情商培育的措施及意義論文08-09

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與加強建議論文09-15

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傳統保健與養生的教育論文06-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有码一区91 |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