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7-10-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福建省寧化五中 許兆河

主題詞 一 設置自由創作情境

二 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三 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然而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對創新能力的重視不夠。特別是在高考、中考的誤導下,我們的作文教學住往帶有功利目的。教師一味地教學生如何安排結構,如何構思、怎樣立意等,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去探尋寫作的源頭,去探究切實可行的寫作技巧。結果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生案桌上擺著各種樣式的諸如新概念作文、話題作文大全、應試秘笈等書,每次寫作,學生不能迅速進入寫作狀態,進行審題和謀篇布局,而是習慣性地打開各類作文書去東施效顰,甚者直接抄范文,這種應試作文氛圍使學生喪失了對知識、對科學的敬畏,喪失了寫作興趣,也喪失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這種現象不但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與現代人才素質背道而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如此指導學生寫作,又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因此,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為學生設置自由創作情境

  筆者一慣注重讓學生寫情境作文,寫有真情實感的事情,而不是去營造空中樓閣。學生要寫出有創新的作文,離不開一個相對自由的寫作環境。只有在寬松的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才會得到施展。要讓學生在一種平和、輕松的心情下去認真完成作文,給學生觀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時間。在寫作時,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束縛,因為這反而會制約學生的自由發揮,泯滅學生的個性。試想,讓江南水鄉的學生去寫塞北風光,讓足不出戶的山區孩子去寫城里人的生活,會寫好,會有創意嗎?這種閉門造車式的做法,只能適得其反。我曾聽有的教師感嘆:學生的隨筆、日記、周記等比考試作文要好得多。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歸根到底是因為這是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的,是在一種輕松的心境之下完成的。當然,寬松的環境還表現在學生心理的調節上,如果學生對某次作文具有抗拒性,與其強迫完成,不如干脆讓他不寫。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心理調節,如鼓勵、談心交流,成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寫作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盡可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當代著名作家方方指出:寫作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過程。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見解,這些都應該是寫作者最基本的訓練內容。她對幾年前一篇高考話題《戰勝脆弱》致使無數學生父母雙亡的笑話感到不可思議。的確,如果學生在寫作時連說真話的勇氣就沒有,又怎能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創新呢?只有讓學生敢說真話,把寫作當作是 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渲瀉,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丑的舞臺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東西才會涌現,創造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然而,學生的作文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假大空”的不正之風。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經常會發現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一次作文,發現有許多篇寫自己父母親生病住院,甚至自己親人去世的內容。結果作文寫得空洞無文,讀起來索然無味。這不能不說是“假大空”思想對學生的一種影響。如果這種風氣不能及時止住,對社會的危害是無窮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風已給人們的記憶留下了傷痛,我們不希望那樣的悲劇重演。試想,我們培養出來的人連講真話的勇氣都沒有,我們還能指望他有什么創新,就更別說能為社會有所作為了。當然導致學生不敢講真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為教師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有忽視學生講真話的現象,本來學生講的是實話,由于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強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觀念,甚至把學生當作異端看待,予以無情地批評乃至呵斥,學生哪還敢講真話。方方還指出,中學生寫作文,文字最好樸素一些。不必為顯示獨特而去尋找怪癖生冷的字詞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寫出來,把自己最想說的話說出來,把自己的真實狀態寫出來,哪怕文字文字粗疏一點也沒關系。(方方《閑說作文》)同時,在教學中,廣大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往往在無意識地對學生加以引導: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遠。學生為了高分只好跟著這樣一些套話轉,能寫出真話來嗎?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提倡學生說真話,鼓勵學生講實話,為學生營造一個說真話,抒真情的平臺。讓作文真正成為表現自己喜怒哀樂,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讓學生想笑就放聲笑,想哭就盡情地哭。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說真話,絕不等于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導?傊膭顚W生說真話,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 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全部的創造性都離不開想象”。“想象是一種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維方式。”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創新的動力。作文教學中,要求改革命題形式,創設想象空間,擺脫定勢思維。通過想象,把概念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現在與未來、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現實的自我,又能設計出未來的自我。這種想象的過程本身就應該算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試想沒有古人“飛天”的夢想,就不會有今天載人飛船的升空。只要學生能夠動腦子,善于思考,他們的創造思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礎上就能創造出新的形象來。學生的想象一但調動起來,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弛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搏擊長空。有利于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力。這種釋放的思想一但放飛,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創造力。愛迪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可見想象力是構成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多引導學生想象,學生就會對生命有一次全新的體驗,創新的萌芽便會破土而出。

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續寫、改寫、構建未來等形式,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我們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可謂五彩繽紛,其大膽的想象,豐富多采的形式,富有個性的語言讓人耳目一新。我們在上《項鏈》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展開合理的想象,也寫一段狗尾續貂的文字。在上《祝!窌r可以讓學生變換敘述角度以祥林嫂自述的方式寫一篇揭示其悲劇的文章。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頗有新意的作文,讓人感嘆想象之花的魅力。附《走進地獄》

灰茫茫的天空中,雪花狂卷而下,落在已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送灶的爆竹又震天徹耳地傳入我的耳膜,空氣里彌漫開幽微的火藥香。魯鎮的人都早已備好祝福的牲醴和香煙,去乞求天地圣眾的的賜福了。

我蜷縮在昏暗的牛圈屋檐下,饑餓將我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魯鎮的人像躲避瘟神似的躲開我,甭說施舍,就連看我一眼,也會覺得褻瀆了他們高貴的眼睛。女人遠遠看到我就迅速把門關上,男人則瞪眼訓斥:“你這瘋婆子,去去去,離這遠一點”。更可惡的是一些頑劣的小孩,竟叫那兇惡的獵狗來咬我。

魯鎮已沒有我的棲身之地,賀老六家,也不可貿然回去,大伯早就將房屋都收回去了。想到大伯那絕情斷義的眼神,我至今還心有余悸。我不明白,老六死后,悲劇就降臨在我的身上。賀家的人總是戳著我的脊梁骨罵,要不是你有克夫命,老六年紀輕輕,小小的傷寒怎么就會斷送了性命?幸而阿毛很懂事,他總會安慰我說,娘,別理他們,阿毛會愛你疼你的。那時,有阿毛的日子,那是多溫馨啊?晌覟槭裁磿绱撕,不知道下雪天,這山里有狼,那天殺的狼為什么要跟我阿毛過不去要和我過不去?

祥林去逝,我也沒這么傷心過,畢竟我還沒過門,他就早已身染重疾,婆家的人說要將我娶回給他沖喜,可我過門不到一個月,祥林就拋下我去了。婆婆是個刁潑的女人對我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沒有什么她會看得順。其實我覺得并沒什么對不起她。進門的第二天,我便早早的下床煮飯。端茶送水,侍奉公婆,媳婦該盡的孝道我一樣也不敢懈怠。祥林死時,我嘆自己命苦,我還是新媳婦就守了寡。更不能忍受的是婆婆喋喋不休的毒罵。“你鍘8不能忍受的是婆婆喋喋不休的毒罵!澳氵@喪門星,掃帚星,把自己的男人克死了。?br>

婆婆啊,天地間最苦的就是喪夫失子,我們是一根苦藤上的兩個瓜啊。可我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失夫的創傷還未撫平,婆婆的惡語更在我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我很納 悶:難道祥林死了,我就是罪魁禍首?

后來我無法忍受婆婆的百般謾罵偷偷地逃出那地獄般的家庭,來到魯鎮,在衛老婆子的引見下,進魯四老爺家幫傭。四老爺起初皺著眉頭,但那時家中正缺人手,四嬸便說先 留下來試一試。后來見我大事小事都搶著干。四嬸很高興,四老爺也不再說話了。

好日子總是容易到頭,婆婆家終于發現我在魯鎮,我出門洗菜,被婆家的人綁了回去,說是將我賣給了山里的賀老六。我雖不情愿,可胳膊拗不過大腿,這命我不得不認了。

祥林死了老六死了阿毛死了,親人一個接一個拋下了我。老天爺為什么這樣殘忍,難道我上輩子真造了什么孽嗎?

被大伯趕出來后我百無聊賴,只得再次流落到了魯鎮,四嬸得知我的處境,又收留了我。四老爺雖說很不高興,但拗不過四嬸,只是沒次見到我,總是一臉的鄙夷。

每年送灶和祭祀,四老爺家總是忙得不可開交,然而第二次到魯家后,這天我竟成了閑人。見主人實在忙不過來,便照舊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著吧,我來擺”

四嬸慌忙說道。

我只好訕訕地縮了手,又去取燭臺。

“祥林嫂你放著吧,我來拿!

四嬸又慌忙說道。

要不是柳媽開導,我還一直蒙在鼓里。

柳媽說:“不是四嬸不讓你做,四老爺他反復交代,你是個傷風敗俗的女人,祭祀那事,千萬不能讓你沾手,以免褻瀆了先人”。

我仿佛被當頭棒喝。那一夜我幾乎沒睡。

后來在柳媽的指點下,去找廟祝商量捐門檻的事。我要用自己的血汗錢來洗刷我的罪過,我不能在死后靈魂還無法解脫,我也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女人。

花盡了來魯鎮幾年的積蓄,兌換了十二千大錢,總算捐足了門檻。

我格外輕松,仿佛獲的新生。從此,我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了,我可以不必在魯鎮人的鄙視的眼光下過活了,冬至祭祖時,我坦然地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著吧,祥林嫂!

四嬸朝我一聲大喝,我觸電似地縮回手。

這聲大喝也徹底的粉碎了我的夢。原來在魯鎮的人的眼里,在四嬸的心里,我永遠是一個不祥的女人,是個傷風敗俗的女人,是個永遠也無法洗清罪責的女人。

我精神崩潰了,踉蹌地沖出魯家大門,就再也沒有走進魯家大門。在魯鎮人的祝福聲中,受饑受寒的不知過了幾個年頭。

今夜的朔風異常猖狂,狂風里似乎夾雜著阿毛的聲音,娘我好想你啊。寒風里,我的肌肉在痙攣著,孤苦無依的日子我在也無法過下去了。阿毛,別哭,娘這就來了,這世道,我已經沒有半點牽掛,就在今夜,我要和這罪惡的世界做個了斷。

同時,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心理學通常認為發散式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基本過程。對同一個事物,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得出多樣性的結論,獲得新穎的感受和體驗。如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結合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一篇《假如讓我失去三天光明》《我生命的最后十天》《如果我是你的爸爸/媽媽》,學生的想象讓你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你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作文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事物都具有復雜性,多樣性,這要求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作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逆向思維訓練不但能夠使學生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避免認識的片面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寫出的新穎的、有創意的文章,避免作文公式化的毛病。我們可以借用成語、俗語、名言等引導學生的逆向思維。如設計《諸葛亮不該斬馬謖》《為南郭先生知難而退叫好》等題目。學生往往能夠寫出一些觀點獨道,見解新奇的佳作。這樣不但幫助學生擺脫了定勢思維的限制,而且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更為學生的創新積蓄了力量。當然,我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絕不是要學生胡思亂想。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避免使創新走向另一個極端。參考書 魯迅《祝!

方方《閑說作文》

網絡資料《對作文教學的反思》

作者郵箱: fjxm18@163.com

[淺談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大學科技創新能力論文

2.教育教學創新能力試題

3.創新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4.淺談電子技術論文

5.淺談商務禮儀論文內容

6.淺談商務禮儀論文

7.勵志美文:淺談青春

8.淺談大學生畢業論文

9.青春勵志美文:淺談青春

10.淺談詩人與謎語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免播放器一区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