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質(zhì)疑 超越教材(教師中心稿)

發(fā)布時間:2016-8-22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秋天》教學后記

旌陽區(qū)袁家學校    

何其芳的《秋天》是一首絢麗多彩,充滿濃郁鄉(xiāng)村風情的現(xiàn)代詩。它雖是詩,但更是畫。三個小節(jié)分別描繪出三個不同場面而又富共同神韻--秋的鮮活畫面:農(nóng)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去感悟、想像、描摹那清新淡雅的意境外,還得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視角,跳躍籬墻去品味、咀嚼、鑒賞詩歌。

我在教學此詩時,前二十五分鐘主要讓學生通過“讀”達到感性認識,而利用后二十分種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從各角度賞析詩歌。對于后者,教師并沒有明確提出從哪幾個方面切入,只是點撥學生從朦朧感觸出發(fā),大膽表達對該詩的理解與感情,喜歡與否并無重要,充分的理由才是學習所得的最大亮點。頓時,有的同學沉寂回味,有的學生熱烈討論,課堂亦成為思維碰撞的源地。敏捷的學生很快舉起了手,“這首詩寫得特美,清純、潔凈,沒有世俗的喧囂,遠離了污濁,寧靜自然,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真、善、美。”“詩中強烈的畫面感引人入勝,像電影片段一樣不斷在腦中浮現(xiàn)。”“‘棲息’、‘游戲’、‘夢寐’三個詞語運用精巧,極富概括力,而且增強了詩歌的情意。”……學生的每一次精彩表述都預示著我的一次重大收獲。

就在我為自己的引導與課堂設(shè)計欣心陶醉時,又一只手舉了起來。“老師,這首詩的第三節(jié)沒寫對,”“嗖-”全班的目光都聚向了他,我也震撼了,回想先前學生用優(yōu)美詞句串連成的對文本的贊語,我似乎已認識到誘導學生的片面性:把學生的思維禁錮于對詩歌“美”的剖析中,而未引導學生思考對“美”的升華。“‘枯涸’使用不當!”“為什么呢?”“‘枯涸’就是沒有水的意思,而后邊又寫水‘更清洌了’,這不顯然矛盾嗎?”是啊,這是個疑點呀!我立即因勢利導,“李沖的發(fā)言有道理嗎?”“有!”學生齊聲一應。“對,他細致地觀察和思考說明他已經(jīng)容納課文,更邁近作者了,我們學習課文就應像他這樣,走進課文,親近作者,超越情境,我對李沖今天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水到渠成,全班不由地響起熱烈掌聲。

“那同學們再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修改或者說選用哪個詞,會使詩歌表意更準確且飽蓄詩情呢?”良久,無一人舉手。下課的鈴聲在學生的冥思中響起了。其實我心里清楚,在不影響詩歌效果的情況下,擇個詞語談何易?如同香菱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中的“白”、“青”的困惑一樣,尋個詞來換卻尋不出,反覺原文更恰當了。然而香菱就是憑借這種質(zhì)疑,這種“魔”勁,終獲成功了。學生不也一樣嗎?通過思維的內(nèi)化過程,他們不僅能積累語文素材,而且能增強對語文的審美認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但讓我們惋惜的是課堂教學中并未留給“疑”一席之地,敢疑、會疑的學生寥寥無幾。

不少語文教師過分忠于文本,不愿挖掘、嘗試教育機智,循規(guī)蹈矩,學生的見解稍有出入便與錯誤、叛逆相劃等號。因此大多數(shù)課堂大同小異,模式僵硬,課堂閃光點微乎其微,教師怨“生”載道。殊不知導致這一惡果的竟是用心善良的自己?我們的視線何曾越過教材半步?很多時候?qū)W生都即將飛躍、打開“天窗”,無意的我們往往無情地扼殺了他們的智慧和靈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顯然,這些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必將被教育發(fā)展的浪潮所覆沒。新課程突出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工具性,為教師靈活處理教學資源開辟了新的天地,擊碎了僵硬、呆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給課堂注入了活力,給學生自主發(fā)展釋放了空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大膽質(zhì)疑,鼓勵學生生成自己的語文價值觀、審美觀,對課文發(fā)表獨到見解,由走進課文到走出課文,才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真正踐行語文新課標。

[大膽質(zhì)疑 超越教材(教師中心稿)]相關(guān)文章:

1.超越自我演講稿

2.大膽的近義詞

3.超越的反義詞

4.超越的反義詞內(nèi)容

5.關(guān)于自信大膽的名言

6.超越夢想點燃激情演講稿

7.

8.超越自己讀后感

9.《超越哈勃》閱讀答案

10.教師資格考試教材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天堂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