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5-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品評圣人的思想體系,認識其思想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教學難點:對文中引用的《論語》語句的理解。

教學課時:如果布置了課前預習,可用一課時;否則,用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山東省南部與江蘇交界處有一大湖,煙波浩淼,荷花繁茂,名曰“微山湖”。湖中有微山島,島上有三座碩大土堆,各如小山,實為三座古墓--子漁(春秋著名軍事家,《子漁論戰》主人公)墓,張良(漢丞相,劉邦主要謀臣)墓和微子墓。微山島、微山湖及微山縣都因微子墓而得名。微子墓中所葬者名啟,殷紂王之兄,即孔子之祖先。歲月輾轉,延至春秋,此地歸屬宋國。后因避禍,孔子祖先離宋至魯,安居曲阜,并誕生了一代圣人、歷代仰慕、我國最早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這是山東這塊風水寶地的造化,齊魯人民世代的驕傲。

二、品評圣人(一)

但是,我們用現代眼光來評價孔子,會發現他的頭腦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偏見--當然這全是由于時代的局限。請學生思考,概括其偏見(以此考察一下學生對孔子知之多少)。

1、輕視農民,輕視農業生產。

孔子的學生樊遲向他請教如何種莊稼、種蔬菜。孔子態度冷漠,回答說:“我不如農民,我不如菜農。”樊遲走后,孔子罵樊遲是“小人”(小人物,不成大器)。言外之意是讓他的學生不要學這個。(《子路第十三》)他這種思想當時已受到世人唾棄。有一次,子路跟孔子周游列國被落在了后面,迷了路,便問一農民“夫子在何處”,那人回答:“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何為夫子!”(《荷髫丈人》)

2、輕視婦女。

孔子有句“名言”: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婦女與小孩子一樣都難以教養。這是對婦女同胞、女教師、女學生的莫大侮辱,是可忍,熟不可忍。舊中國幾千年“男尊女卑”,女性不得進學堂(女性都應感激蔡元培,是他首先向你們敞開學校大門),始作俑者就是孔子,孔子一生門徒三千,得意弟子七十二賢,竟無一女性,可見其對女性輕視到何種程度。

3、森嚴壁壘的等級觀念

臭名昭著的“三綱五常”即為孔子等級觀念之體現。這種僵化落后的觀念取代了科學的尊卑觀和榮辱觀,剝奪了受壓迫者發言和反抗的權利,客觀上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

孔子的偏見遠不止這些,例如他有句話叫做“不友不如己者”--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人人照此去做,那么人人將無朋友,這既矛盾又荒唐。

三、品評圣人(二)

然而,盡管如此,孔子仍不失為萬世仰慕之圣人,中華文明的締造者。那么他究竟有那些優秀思想需要我們繼承發揚與光大呢?閱讀教材101頁至105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這個核心主要有幾個要素組成?

每個要素的內涵如何理解?

引領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劃一劃,難懂處隨即講解。舉例如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含義是“仁者愛人”,即“愛人”,熱愛所有人,熱愛人類。

“仁”的要素主要有四個,即孝悌、忠信、恭敬和智勇。然后讓學生在書上分別劃一劃表達這些要素內涵的語句。教學重點是解釋課文中夾雜著的論語語句,以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深入理解各要素內涵。試舉例如下:

1、小悌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悌)--年輕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順從兄長。

今之孝者……何以別乎?--現在所謂孝敬,都說能夠奉養父母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對狗對馬,也能飼養它,如果不懷敬愛之心,奉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何區別?

色難--奉養父母始終做到和顏悅色難啊。

2、忠信

事君,能致其身--侍奉國君,要奉獻自己整個身心。

主忠信,敬事而信,謹而信,言而有信--以忠信為主,敬業而守信用,說話謹慎而守信用,說到就要做到。

3、恭敬

巧言,令色,足恭……恥之--花言巧語,假裝和顏悅色,過分恭敬,左丘明以此為恥,我也一樣。

入公門……--進入王公之門,恭敬有加,好象無地自容。

過位……--經過國君之位,臉色莊重,腳步加快,說話好象底氣不足。

4、智勇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愛之人安心的實施仁愛,智者更有助于仁愛的實施。

四、作業:從課文中選擇十句《論語》語句進行翻譯。

 

[《孔子》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孔子拜師教案

2.孔子游春教案

3.《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4.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5.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9.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高清视频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