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4212-1-1.html
摩西
作為資深刁民,我對所謂理論、權威、新理念、新方法之類是向來不感冒的。想當年俺剛參加革命時,好像正在流行“啟發式教學”。所謂啟發式,據說就是類似于聯邦調查局的誘供的功夫,老師在上面處心積慮想引學生入甕,抓住學生的只言片語就迫不及待往自己的教案上拽,當時就說這是尊重學生個性,體現三個代表的最佳的教學方式,于是公開課如果沒有了啟發,那就象是宴席上沒有了魚翅,無論如何是只能降低N個檔次的。
后來據說又出來了一個販賣皮革的馬利翁,此君推行的就是“鼓勵教育”了。還有一個叫姓羅森的塔爾,聽名字偶一直懷疑是猶太人,好在偶不搞種族歧視,但是他搞了一實驗,結果證明:只要老師覺得該學生不錯,學生真的就會不錯;如果老師說學生不行,那學生真的就會不行。不知道羅森先生中國國學功底如何,反正他那話就類似于古人說的“說你就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十足的唯心主義觀點,但是偶們的教育專家們卻奉之為經典,據說后來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觀點: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學不好的學生。于是云云眾師便被狠狠地歧視了一把。
后來~~~~
后來~~~~
后來~~~~
風向又變了。
據說啟發式都屬于過時的方法了,而今現在眼目下,流行什么?流行“互動”。
互動這詞大概來自于網絡術語,大致就是雙方一起動的意思,于是,連多媒體教學都不時髦了,只要學生老師“互動”,那就是一堂好課。
于是,一堂課中,師生問答成為時尚,學生提出刁鉆問題成為亮點,老師一言不發就是高明,實在不行叫學生狂讀課文也叫以人為本。課堂的熱鬧成為壓倒一切的目標,學生毫無約束的調侃成為智慧的火化,可以不再考慮課堂的知識性,可以不在顧及課堂的知識容量,只要大家一起動了(有些課只是鬧了),那就是一節好課!
難道只是老師講,真的就不能激發智慧的火花?難道用老師淵博的知識為學生指引前行的道路,一定比不上學生自己跌跌撞撞地摸索?難道老師的人格魅力只是體現在與學生對話、提問題,弄得課堂一片熱鬧中?
時髦已經太多了,風潮的壽命也越來越短,不知道明天會流行什么?
[滿堂狂灌又何妨!(我看新課改)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論壇專稿)/a]相關文章:
1.a拼音教學課件
4.典范英語1a課件
7.漢語拼音a的教案
8.牛津英語2a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