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發布時間:2016-6-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指什么?  

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組成員余文森教授,不久前在中國教育資源服務平臺“課堂教學論壇”上,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廣大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在線研討;余教授從專業的角度回答了仕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他認為: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首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哪些標準?是否有公認的標準”問題,余教授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現)可以列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 

二、怎樣的課堂是有效的?

   余文森教授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表現在不同層次上,但學生是否有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學生的進步不能僅限于知識的掌握,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絕不能靠訓練,而要靠思維過程,要靠個性化的思維。知識轉換為解題技能是要靠操練的。這種操練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和學業成績,但同時,這種技能也是一把雙刃劍,也能壓抑人的創造性、想象力。”“教學的有效性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從時間上來說,學生的發展有當下發展和終生發展,任何一個有效教學必定要促進學生當下發展,同時對學生長遠發展也會有影響。以前教學太注重當下發展,實際上教學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可持續發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沉淀下來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精神。”

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多種,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在課堂教學中所處的主導地位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取決于教師個人所具備的素養,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成為教師的立業之基、立身之本。

 

張華文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文章:

1.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論文

2.教師課堂教學如何評語

3.小學課堂教學教案

4.化學課堂教學評語

5.高效課堂教學隨筆

6.課堂教學計劃

7.英語的課堂教學課件

8.簡單高效課堂教學問題研究

9.《日記兩則》課堂教學實錄

10.小學信息課課堂教學計劃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120秒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 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 午夜福利福利视频网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