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第一課時,講學稿(教師版) 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4-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一粒沙里見世界

《合歡樹》

年級: 高二(  )班    學生姓名:          學號:        組名:        

教學目標:立足文本,閱讀品味語言,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寓意以及作者對母親濃濃的思念和沉重的內疚交織的感情。

教學重點:學會從閱讀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及字里行間濃濃的情意;超越文本,體會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母愛

教學難點:"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討論閱讀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主預習:

1、作者:史鐵生,1951年生,北京人。1967年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1969年去陜西延安插隊。1972年因雙腿癱瘓返回北京醫療。病后致力于文學創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國作協。  

代表作有《我與地壇》《命若琴弦》《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務虛筆記》 。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等多種全國文學獎。

    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作品呈現平淡質樸而意蘊深沉的“散文化”傾向。

2002年華語文學傳媒獎對史鐵生的頒獎詞: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2、標題解讀:合歡樹,落葉喬木,傘形樹冠。葉互生,為偶數。花美,形似絨球,清香襲人;葉奇,日出而開,日落而合。有“馬纓花”、“絨花”之稱。常象征夫妻恩愛、婚姻美滿。

3、正字音: 嗆    敷    熏    灸    虔誠     瞎逛     驚惶     侍弄

二、課文分析

1、瀏覽全文,并思考:文章先后寫了哪些內容,作者想借此表達什么?

母親             合歡樹            主題--母愛

本文是一篇表現母愛的優美散文。它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前面部分寫母親生前的事,后面部分寫母親逝世后的事;前者以寫“人”為主,后者以寫“樹”為主。兩大部分有機融合,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和對母愛的高度贊美。

2、誦讀課文1--6段,思考問題:

作者寫了人生中幾個年齡段“我”和母親的哪些事情?從中我們能感受到母親怎樣的形象?

年齡 “我” 母親

十歲 作文獲獎

調皮活躍 年輕美貌  熱愛生活

童心未泯  爭強好勝

二十歲 雙腿殘廢

心灰意冷 不再年輕 全副心思 為我治病

隱忍退讓 勵我寫作 抱著希望

三十歲 小說發表

思念感懷 積勞成疾

不在人世

    總結:文中對母親的描寫,可以以作者身體殘疾為界線,之前母親的性格是怎樣的?之后又怎樣?要結合有關情節回答。

(1)20歲以前,作者的家庭生活是安定并充滿情趣的。作者選取自己小時候與母親的一次小沖突來與后面生活中出現的變故形成對照。在這次小沖突中,母親也爭強好勝、率真可愛、熱愛生活。

(2)作者殘疾以后,母親的生活與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每一回求醫問藥,她都“虔誠地抱著希望”。在第二段中有一個細節,母親為“我”治病造成我燙傷,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兒子的病煎熬著母親的身心,但她始終對生活充滿希望。當母親發現“我”治病無望,而在寫小說的時候,母親到處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著雪推“我”去看電影,母親用這些行為建立起兒子生活的信心。母愛的博大深沉拯救了兒子的精神。第二、三段,體會母親在痛苦中堅強執著的性格。

3、瀏覽課文7-12段,思考問題:母親與合歡樹有什么關聯?

合歡樹 母親

路邊的“含羞草” 

第二年沒有發芽

第三年長出葉子         

第四年(長大)            

有一年開花了 種在花盆

不舍得扔

常去侍弄

栽在窗前的地上(念叨)

已不在人世

總結:幼小可憐的合歡樹仿佛當年身患疾病的作者,雖然母親是愛花草的人,但她此時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當這棵小樹逐漸茂盛時,母親非常高興,經常侍弄小樹。這棵小樹已成為兒子的化身,母親對小樹傾注的愛源自于對兒子未來的希望。合歡樹上寄托著母親的希望。

母親對合歡樹也傾注了很多心血。她從路邊將合歡樹撿回家中,開始植入花盆,后來又移栽窗前。合歡樹第二年沒有發芽、幾近夭亡,對此,母親雖然“嘆息了一回”,但“還不舍得扔掉”。正是在母親的愛護和照料下,小合歡樹終于“起死回生”并茁壯成長。可以說,沒有母親的呵護、沒有母愛的濡養,就沒有合歡樹的生機勃勃的今天。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當合歡樹年年開花、枝繁葉茂的時候,母親已去世多年,同樣沒能看到親手培育的希望。合歡樹仿佛是“我”的患難兄弟,又是母愛的象征和化身。“我”對合歡樹那種既渴望相見,又刻意回避的復雜情感,正是“我”對母親無比懷念之情的深刻表現。

    母愛把“我”和合歡樹的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母愛是“我們”共同的生命之源。母愛是博大的,深厚的,無私的,它不僅意味著關愛與呵護,更意味著信任與理解。

4、“我”是如何對待合歡樹的?在文中畫出相關的句子。(把握作者復雜的情感體驗)

可以去卻不想去                      想去卻不能去了

總結:母親走后,盡管“我”事業有成,合歡樹茁壯成長,但“我們”都體驗到孤獨。蜂擁而至的記者們“好心好意”采訪使“我”“心煩”,讓“我”寧肯“在街上瞎逛”,也不想回家;熱情友好的街坊鄰居雖然關心“我”的工作和生活,但并不能理解寫作在“我”生命中的意義。

 

劉芳

[《合歡樹》第一課時,講學稿(教師版) 導學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高二化學《糖類》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10.化學選修5《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亚洲国产小视频免费 | 免费一区二区日韩精品视频 |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