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人 陳春蘭 審核人 審批人 編號
執教人 時間 班級 高一1-10 學生姓名
課題 燭之武退秦師 1課時 批注欄
學習
目標 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了解相關常識背景,識記《左傳》的知識
疏通文章大意
重點 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難點 疏通文意
預學案 一、【知識鏈接】
1、作家作品
《左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故它們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亦有人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
ァ蹲蟠》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它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
《左傳》長于敘事,善于描寫戰爭和記述人物辭令。
2、寫作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二、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
三、結合注釋,了解文章大意
導學案
1、課文共有四個段落,分別用四個字歸納段意
2、概述本文的故事。
固學案
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 )史書 ,《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它和《 》、《 》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被稱作“春秋三傳”。
2、給加粗字注音
闕秦( ) 縋( ) 戍邊( ) 佚之狐( )
共其乏困( ) 秦伯說( )
3、指出并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 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3) 失其所與,不知 (4) 秦伯說,與鄭人盟
xiaowang
[燭之武退秦師 學案第1課時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