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乘法教案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理解乘的順序以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筆算乘法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2022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現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小學數學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模板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教科書第63頁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3、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動數學列車——復習鋪墊
1、口算(指名說得數并說出怎樣口算的)
30×40= 80×30= 900×10= 60×70=
21×20= 88×10= 13×30= 32×20=
2、筆算:
24×3= 38×2=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新課開始,我便以準備帶同學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充分調起學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請
同學們乘坐數學列車的方式吸引孩子,讓孩子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完成準備題。』
二、進入兒童樂園——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63頁例1的情境圖
《筆算乘法一》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筆算乘法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筆算乘法一》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78頁例3,練習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三位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連續進位的方法。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下面各題。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說一說計算兩、三位乘一位數時應該怎樣計算?(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計算下面各題。請三位同學板演,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圖。
2、引導學生說出圖意。
學校正在召開運動會,老師和幾名同學為運動員們準備了礦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樣列式,為什么?
24×9,也就是求9個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約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三年級上冊的“筆算乘法”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的“筆算乘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容:
教材74-75頁例1、“做一做”,練習十六的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經歷筆算乘法的整個過程,運用知識的遷移,最終掌握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熟練計算不進位的多位數乘一位數。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列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列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識
口算:10×4 20×3 40×7 2×70
2、導入新課
教師:新年很快要到了,小新、小紅、小雪都想親手畫一張畫送給他尊敬的老師,大家請看圖:(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插圖,說說都看到了什么。)
3、學習新課
①教師提問:圖中3個小朋友共準備了幾包彩筆?每包彩筆是幾枝?(讓學生觀察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提示:圖中小精靈有一個問題——怎么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同學們能不能幫上忙?試著列式。(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列式,教師可到各組檢查,并匯報列式情況,同時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可能出現情況:12+12+12;(理由:3個12共多少就列加法)
教師板書:12×3
(引導學生說理由:幾個幾的簡便算法,可以列乘法算式)
三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筆算乘法復習課》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筆算乘法復習課》優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內容:
教材第47-48頁練習十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運用所學知識正確、熟練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計算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3420=答案
1710=答案
1330=答案
2130=答案
4320=答案
3240=答案
5170=答案
6330=答案
7210=答案
鞏固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復習筆算打好基礎。
2、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1244=答案
3213=答案
4211=答案
2123=答案
指名四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學在 練習本上完成,完成后每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指名學生任選一題說出計算過程。
3、教師小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時,用第二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筆算乘法不連續進位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筆算乘法不連續進位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筆算乘法不連續進位教案 篇1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筆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 出示例題:
(1)看圖
(2)你從圖上了解到些什么?(單價、問題等)
(3)誰會來列式解決這個問題?(28×12=)
<新授28×12的筆算過程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2、小組討論: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筆算乘法,這一題中的乘數是兩位數,你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計算28×12的結果是多少嗎?(小組討論,研究,把討論的結果用書面的形式寫下來)
組織匯報。(① 24+24+……+24=288(12個24相加)②12+12+……+12=288(24個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學生用豎式計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詳細介紹課本上出現的兩種情況。最后研究列豎式計算的方法和過程。師:我們再來看看24×12這個乘法的豎式。你能說說每一步的意思嗎?(學生進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每一步豎式的意義。是不是每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豎式計算呢?計算時你認為應該注意些什么?(體會豎式計算的優點:簡便,正確,注意數位對齊)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數學《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數學《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說明
本節課教學的是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盡管算理和算法與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相同,但相對比較復雜,學生計算時也更容易出錯,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不僅要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給予適當引導,還要通過對比教學,突破連續進位的難點。
1.自主探究,適時指導。
由于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與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讓學生嘗試獨立完成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給予適時指導,并幫助分析原因,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對算法的掌握。同時,在精確計算前,讓學生估一估積的范圍,培養學生用估算來檢驗精確計算結果的習慣。
2.加強對比,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中,通過兩個對比來突破難點。一是把連續進位與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的過程加以對比;二是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疊加和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疊加進行對比。通過對比,讓學生再次體會“哪一位相乘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的計算方法,同時引導學生牢記兩點:一是把進位的數寫在豎式相應位置的橫線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積時不要漏加后面進位進上來的數。通過對比和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并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筆算乘法》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筆算乘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筆算乘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嘗試、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
2、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相互評價,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家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
教學難點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所得的積表示多少個“十”,因此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過程:
一、觸摸舊知,引入新課。
1、老師要買2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提問:怎樣列式?
2、老師要買10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怎樣列式?
提問:在解決這兩個問題時,我們用到了什么舊知識?
3、如果老師要買12套書,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并說意義。
提問:這是一道什么樣的算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塊來解決的新問題。揭示并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探究14×12的筆算。
(1)、回憶2×14的計算過程,并說出意義
(2)、小組探究10套書在豎式中怎樣表示
筆算乘法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筆算乘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筆算乘法教案1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不進位)。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呈現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察
用完整的話把這幅圖的內容、問題說一說。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24times;12。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times;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times;10=240
24times;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times;12
48……24times;2的積
24……24times;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288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
三、練習
筆算乘法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筆算乘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筆算乘法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頁上的內容,練習三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和鞏固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認真、比較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能提高正確率。
教學難點: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
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4×243×226×325×2
130×5100×3210×4160×3
2、在()里填數。學校買來12個籃球,每個26元。
3、5×6+44×7+66×9+7
3×8+54×9+78×7+8
4、板演:148×7409×5
二、新授。
1、引言。前面已學的兩位數乘法都比較簡單,數字小,今天我們來繼續做一些比較復雜的乘法,要算得迅速、正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認真計算,特別要注意乘法中的進位、被乘數中間帶0的乘法。
2、教學例3。48×72
(1)審題:讓學生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怎么辦?
(2)教師重點指導進位時怎樣計算。
如用十位上的“7”去乘4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輕輕地寫一個小“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時,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