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范本
教案是指教師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為每一個知識點(群)編制的教學方案,它應該吸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期更適合不同層次和專業學生的要求。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防火安全班會教案范本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防火安全班會教案范本,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防火安全班會教案范本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各類消防安全標志并了解各類消防安全標志的含義和作用。
2、知道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生命愛護森林樹木。
3、嘗試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活動準備:
初步認識各類標記圖案(關于火的有關標記)、有關消防滅火短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類消防安全標志
1、出示各類標志圖案。提問:寶寶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2、教師小結:消防標志是一種指示性標志。它是由帶有一定象征意義的圖形、符號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顏色所組成的。
二、了解各類消防安全標志的含義
1、出示圖片:標志分類
(1)火災報警和手動控制裝置標志:消防手動啟動器、火警電話等。
(2)緊急疏散途徑的標志:緊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滅火設備的標志:滅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地方或物資的標志:禁止火災、禁止用火滅火等。
(5)其他類型:禁止帶火種、當心觸電等。
2、投影標志
說說你認識什么標志?這個標志的圖形怎樣,有什么含義?(消防手動啟動器;發聲警報器;火警電話;緊急出口;地上消火栓;當心爆炸、當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煙、煙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范本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教案范本,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懂內容,通過烤鴨了解北京的飲食文化。
2.過程與方法:在讀中理解重點句子,小組學習作者首尾呼應、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以及采用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長見識,激發學生對祖國首都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掛爐烤鴨的烤制過程,體會作者對全聚德烤鴨的偏愛。
2.理解重點句子,揣摩并學習作者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題
同學們都吃過鴨子,鴨子怎么吃吃?
(生:略)那么哪里的烤鴨吃?
(生:北京)是啊,北京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北京烤鴨真遺憾!”今天我們就走入北京,來細細地了解和品味一下這道北京特色的'名菜——烤鴨。
(出示烤鴨圖片)師生書寫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既然大家都喜歡烤鴨,那你知道正宗的北京烤鴨是怎么制作的嗎?你了解烤鴨的歷史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讀文,你都知道了烤鴨的哪些知識?向大家介紹介紹。(學生交流)
三、品讀,感悟
(一)燜爐烤鴨法:自由讀第2自然段,簡要地說說燜爐烤鴨的制法。(出示圖片,便宜坊)
四年級數學教案范本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范本,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教案范本1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__頁口算。
二、復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__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第x題。
(1)明確各是什么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并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3)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于2厘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語文六年級教案范本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六年級教案范本,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六年級教案范本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課前準備】
1、讀不同作家寫雨的作品。
2、準備優美抒情的輕音樂作品。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致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現美。今天們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后描繪的自然景觀。
揭示課題: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并理解這個詞:
啼(tí)囀(zhūàn)
3、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4、考慮:
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么?傾聽到了什么?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么?觀察到了什么?請用課文里的話回答。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著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⑴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局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沙啦啦,沙啦啦──
②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范本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案范本,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和加法的關系,能根據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能根據情境圖寫出乘法算式。
2.使學生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初步學會利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利用小組合作,交流鞏固知識。
情感與態度
在練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采用多種方式鞏固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運算,是什么?(板書出來)你對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這節課我們來練習有關乘法的知識。
二、基本訓練
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學生獨立做后訂正。
把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的改寫出來。 3+3+3+2= 5+5+5+5+5= 2+2+2+2= 4+4+4-4=先自己做,同桌間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專項訓練
1.開火車讀乘法算式。 2×3 7×5 6×4 9×1 8×3 3×4 1;學生讀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讀作乘以。
《滿井游記》教案參考范本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滿井游記》教案參考范本,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言語感。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于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二)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3、體會本文擬人、比喻等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三)德育目標:
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的豐富意蘊。
教學方法:
1、討論點撥法。
2、誦讀感悟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經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后,我們終于盼來了溫暖的春天。昨日的一場小雨,讓我們想起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你能給大家描繪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嗎?(生答略)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腳步到北京郊外滿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一下那時那地的春之美景吧!(課件出示幻燈片1----課題)
長江地理教案范本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江地理教案范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長江的源流概況,清楚長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徑流量和流域面積,知道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我國的第一大河。
2、使學生知道長江的主要支流及長江流經的省、直轄市、自治區;明確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3、使學生了解長江在水能、灌溉及航運方面的巨大作用,認識到這條“黃金水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學生認識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危害性,分析長江洪澇災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過分析長江洪澇災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介紹“三峽水利工程”時,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教學建議知識結構:
本節教材分為四部分,包括“中國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與灌溉”和“黃金水道”。其中“中國第一大河”這一框題介紹長江的長度、年徑流量及流域面積,通過詳實的數據證實長江不愧是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條重要河流。
“巨大的水能”一標題分析了長江水能豐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確了長江水能最豐富的地段以及在長江干流上重要的兩座水電站“葛洲壩水利樞紐”與“三峽工程”。“防洪與灌溉”一標題分析了長江洪澇災害的發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辦法。“黃金水道”一標題分析了長江在航運方面的優越自然條件,介紹了長江在我國內河航運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優秀教案范本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優秀教案范本,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實驗器材用力按壓、、彎曲、拉伸等輕輕擊打、撥動我們小組發現
鼓
鋼尺
皮筋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語文教案范本:藍樹葉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范本:藍樹葉,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范本:藍樹葉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本課中的意思,能認讀“惹、皺、臉”三個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綠色、紅色、黃色、棕色)
2、那么,誰見過藍色的樹葉呢?為什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7課,讓我們從
課文中找到答案。教師板書課題:《藍樹葉》。
二、進入新課: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初二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范本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范本,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
2、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文章寓意。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詞義;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請學生說說有關“馬”的成語。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人,姓孫名陽。據說,有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它用力掙扎,汗水淋漓,還是拉不上車去。伯樂見了,就趕緊挽住千里馬,淚流滿面,并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低下頭吐氣,又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馬說》是通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議論文體。“說”是“談論”的意思。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字詞學習:祗(zhǐ)駢(pián)
3、學生齊讀課文。
三、翻譯理解
1、學生自學,劃出疑難點;
2、全班交流:
⑴重點詞: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駢:并列,一同。
是:這。
能:才能。
見:通“現”,表現。
且: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