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匚患白饔
《溫度計》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溫度”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溫度”和“溫度計”不僅僅是本章的預備知識,更重要的是物態變化是圍繞“溫度是否變化”進行的。溫度計是學生真正認識的第一個測量工具,溫度的測量作為預備性知識和學生學習本章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是本節的重點內容。學好它并會用它對今后其它儀器的學習很有幫助,也是今后繼續學習熱學知識的基礎,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學學科中都有一定的益處。
。ǘ⿲W情分析
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求知欲強,但動手能力較弱,加上剛接觸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缺少認識,也缺乏必要的邏輯知識。因此,以學生常見的現象進行引入,以便使學生能逐步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生活中,學生接觸天氣預報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攝氏溫度的讀是容易出錯的地方,要加一引導。攝氏溫度的寫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點,但只要把讀的問題解決了,寫也就水到渠成了。對于溫度計指示的溫度,學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確的'方法,要在學生錯誤的讀法上引導學生正確讀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結構;了解并記住一些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能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ㄋ模┙谭ǚ治
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我選擇了如下的教法:課堂介紹加“問題導學式”以及實驗操作相結合。整節課由3個具體問題串接組成,大問題套有子問題,環環相扣,在解決問題當中完成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在思考和合作中完成教學目標。同時,本節在內容上作了簡化,去掉了溫度計的分類和體溫表的講解,將它們作為開放性作業進行了分層次處理,以減輕學生課堂學習內容壓力,也便于留出更多時間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動手能力!
(五)學法分析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通過自主老師教學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索學習等形式,使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教具分析
三個燒杯、熱水、溫水、冷水、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秋去冬來,天氣逐漸變冷。早上我們感覺很冷,而中午又覺得很熱。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以學生熟知的自然現象引入新課,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理念。
接著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溫度高的物體和溫度低的物體,讓學生體會冷與熱和我們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溫度計。
(二)探索新知
1.溫度計
(1)實驗體驗:讓學生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里,然后同時抽出手插入溫水中。讓學生通過實驗知道,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是靠不住的,從而引出測量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2)實物展示:初二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部分學生對溫度計有一定的認識,但并不全面。因此,我會實物展示各種溫度計,讓學生更加直觀具體的認識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攝氏溫度
攝氏溫度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情境:用溫度計量一杯水的溫度,讓學生讀數。此時,學生在讀法或單位上可能會出現錯誤,教師及時更正錯誤并向學生介紹攝氏溫度的定標及讀法、寫法,讓學生通過閱讀“小資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常見溫度,并通過適當的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難點通過讀、講、練,逐步突破。
3.溫度計的使用
在此環節,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了解在使用溫度計前要注意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的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充分體現主人公的地位,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 2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溫度》,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設計感悟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溫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皽囟取焙汀皽囟扔嫛辈粌H僅是本章的預備知識,更重要的是物態變化是圍繞“溫度是否變化”進行的。溫度的測量作為預備性知識和學生學習本章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是本節的重點內容。
(二)教學對象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求知欲強,但動手能力較弱,加上剛接觸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缺少認識,也缺乏必要的邏輯知識。因此,以學生常見的現象進行引入,以便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三)教學環境分析
依據教學預想,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媒體在描述物理現象和實驗中具有直觀形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改變時空、動靜變化、快慢可調、重復再現等功能。因此我通過圖片、音樂、動畫、視頻等多媒體素材,整合物理學科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物理教學效果。操作方法如下:
1.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2.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模擬"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3.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演示效果。
(四)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
高效課堂改革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本節通過“合作實驗”、“共同探究”等方式,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考慮到知識的難度和學生的接受現狀,本節課的重難點設置如下:
重點:正確使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難點:溫度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法學法分析
為了更好的`達成目標,有效突破重難點,本節課中我將采取的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設疑討論法”、“分組合作法”;學生依托多媒體資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解決問題,體驗學習過程。
三、教學流程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共包含以下環節:
“引”——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探”——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合”——總結反思,綜合評價
“延”——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流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循環播放“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圖片,并且配有優美的音樂。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景物形成的原因,從而開門見山得出物態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2.“小實驗”:實踐體驗三杯水的溫度高低。
【利用圖片、聲音多媒體素材,讓學生感受溫度變化帶來的季節變化之美,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引入本課課題《溫度》;順勢通過小實驗讓學生理解光靠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是不可靠的,進而引入下一環節——溫度計。】
流程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溫度計的原理
1.初識溫度計:播放視頻“自制溫度計”
2.使用溫度計:引導學生利用“自制溫度計”比較兩杯水溫度的高低并說明理由。得出溫度計的工作原理。
3.改進溫度計:設疑——利用“自制溫度計”能不能測出水的具體溫度?如何改進呢?
4.完美溫度計:投影圖片——實驗室溫度計,引導學生認識各部分結構及名稱。
5.對比溫度計:引導學生對照自制溫度計和實驗室溫度計找不同之處。
【1.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將課本中“想想做做”小實驗中枯燥的文字用視頻展示出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探究的欲望。2.通過實驗操作、小組合作探究,得出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通過投影圖片——實驗室溫度計,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認識溫度計的結構和名稱,提高物理教學的演示效果!
。ǘ⿺z氏溫度的規定
播放視頻:攝氏溫度的規定及讀數方法。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多種感官,吸引學生有意注意。】
。ㄈ┝私馍钪谐R姷臏囟
“世界真奇妙,溫度我知道”,出示自然界中的一些溫度。設置小游戲“是真是假”,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值。
并能根據不同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利用多媒體快速出示信息,學生快速做出判斷,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及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
。ㄋ模囟扔嫷氖褂
1.自學課本49頁第一段,總結使用溫度計前要注意什么?出示視頻:超出量程的后果。
【通過視頻:超出量程的后果,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作用,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2.出示三段視頻,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使用方法并學會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第一段:溫度計放置錯誤,讀數時俯視。
第二段:正確使用溫度計
第三段:直接將溫度計從液體中拿出來讀數并且仰視。
【三段視頻,來自于本校學生,學生們都比較熟悉。在此創設情境、直觀形象,表現力強,非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有意、有序的觀察事物,培養了能力!
3.實驗:測量水的溫度,再次體會、總結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五)體溫計的使用
1.投影出示三種不同的溫度計:實驗室用的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觀察他們的不同之處,說出量程和分度值。
2.設問:如果想測量體溫選擇哪個?引出——體溫計。
出示體溫計圖片,結合課本50頁“體溫計”內容,先自主學習,后小組交流以下問題:
⑴體溫計和實驗室溫度計有什么區別?看誰找的不同更多。
、瞥R娽t生為病人測量體溫時,總是把體溫計離開病人身體后讀數,這樣不會影響測量結果嗎?
、抢媒Y構特點解釋為什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3.展示交流。
【通過多媒體展示、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識體溫計。】
流程三、總結反思,綜合評價
談談你的收獲和困惑?
【形成這一節課知識體系以便同學們快速的回憶】
流程四、作業布置,拓展升華
拓展引申可以通過布置作業:P5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題各個溫度計的讀數;閱讀P50科學世界“從體溫計說起”。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拓寬知識面!
四、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節課的重點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并且板書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也較長,對學生的視覺刺激比較明顯。】
五、設計感悟
成功之處:
1.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整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利用探究實驗,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
3.體現了物理的學科特點:生活——物理——生活。
4.將學生評價融入學習過程中,使評價更全面。
有待完善之處: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因為個體差異而引起的不同表現關注不夠。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ㄟ^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溫度計》選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溫度計是熱現象的初步知識,主要內容有溫度的概念、溫度計的原理及構造、使用方法和體溫計的特殊結構。這些知識為后面學習物態變化打下基礎,做好鋪墊。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說學情
。ㄟ^渡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我所面對的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好奇心重,求知欲強,但動手能力弱,加上剛接觸物理不久,建立的物理概念較少,物理儀器接觸的不多,操作不規范。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感受冷熱,建立溫度的概念,學會溫度計的使用。
三、說教學目標
。ㄟ^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及攝氏溫標的規定,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溫度計的結構;通過實驗活動,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溫度計的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以及樂于探索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物理學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攝氏溫度。
【難點】體溫計的構造及用法。
五、說教學方法
。ㄟ^渡句: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并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講授法、實驗演示法、小組活動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首先是導入環節:
請同學將左右手分別放入冷、熱水中感受溫度不同,再將左右手放入同一杯溫水中再次感受溫度的不同。同學們發現同一杯水給自己左右手的感受不一樣,提問同學憑感覺判斷溫度的冷熱可靠與否,進而引出準確測量溫度的工具溫度計,進入本次課學習。
【意圖:我之所以采用實驗演示的方法,是因為學生可以通過實驗發現與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矛盾,引起學生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與熱情。能很好的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首先我會依據教材的小活動展示一個簡易的溫度計,將這個溫度計先后放入熱水和冷水中的演示實驗,讓同學們觀察現象,待同學們觀察到液面在熱水中上升冷水中下降后引導學生總結出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指出溫度計也是利用這個原理來測量溫度的。
然后我會發放提前準備的溫度計給每個小組,讓小組觀察活動討論溫度計的.結構。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刻度上標有示數,示數表示攝氏溫度,介紹1攝氏度的來源,介紹攝氏度的寫法和讀法;在同學反復練習掌握讀法后再介紹溫度計的分類。
接著讓同學們思考如何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開始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強調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時玻璃泡不能觸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玻璃泡要完全浸在被測液體的內;玻璃泡要留在被測液體內一會,待示數穩定后方可讀數;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視線要與溫度計液面相平。測量過程中,我會在活動中來回指導,糾正不規范的操作。
【意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通過學生實際觀察和對溫度計的使用,可以強化對溫度計的認識,并且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
接下來進入鞏固環節:
我會拿出生活中最常見的體溫計,讓同學們觀察說出體溫計不同的結構,強調體溫計的量程,分度值不同;結構的不同;使用的不同。
【意圖:這樣做既鞏固了溫度計的相關知識,又能學習到體溫計的特殊之處】
最后是小結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將請學生來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以便于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系統化。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回去利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溫度或者利用溫度計測量沸水的溫度并準確讀數。
七、說板書設計
。ㄟ^渡句: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知識點由易到難的排布,重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抓住本節課的核心)
溫度計
一、原理,構造
二、正確使用
三、體溫計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溫度的概念,能說出生活和自然環境中常見得溫度值。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象。
2.了解體溫計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學會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寫法。
3.知道溫度的常用單位和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過程與方法:
養成使用儀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習慣,體驗學會使用一種新儀器的愉悅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體會對溫度進行準確測量的必要性,養成采集準確數據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 溫度計的使用。
2.難點 溫度計的使用。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熱現象是指與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我們生活中都用哪些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學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形容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這樣是否就能準確區分物體的冷熱程度呢?
學生議論。
教師講述:這樣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認同所研究的問題)。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用溫度的數值比較準確區分物體冷熱程度。
【新課教學】
一)溫度與溫度計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在生活與生產中常用攝氏度(℃)作為溫度的單位。
在科學研究中使用熱力學溫度,有關熱力學的溫度,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中“加油站”的內容。
2.單位:
①常用單位:攝氏度(℃)
、赟I單位:開爾文(K)
3.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T=273+t
教師講述:溫度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如:地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使人們看到環境的污染導致“溫室效應”;“SARS”傳播期間,發病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體溫升高;許多食品、藥品的保鮮、保質都要在一定的冷藏、冷凍溫度范圍內;氣溫的變化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科學研究的許多都要在一定溫度環境下進行……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有關溫度和溫度測量的知識。
教師講述: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讀出圖各種物體溫度值,要求大家能說出生活中和自然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并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象。
說明:引導學生參與探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講述: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的感覺。現在請同學們來做個實驗探究。三只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指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
說明:一名同學上前面來操作,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兩手指的感覺,說明了什么?
教師講述: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準確地判斷就必須進行測量,要進行測量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二)測量工具──溫度計
教師講述: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使用溫度計測量過溫度。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些溫度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常用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實物掛圖讓學生觀察,并讓用手捏住溫度計使它升溫,放手使之降溫,引導同學們思考溫度計的原理。
提問:溫度計中液體上升和下降跟溫度的變化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有這樣的關系?
學生討論、交流后并回答,老師給予適當的點評和引導。
學生意見統一后,教師予以概括總結并用板書。
1.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根據( )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提問:前面我們已經觀察過溫度計的實物和掛圖,都知道溫度計上都標有刻度,你們知道溫度計是怎樣刻度的嗎?
(引導學生找到溫度計刻度的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的啟發: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多少?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多少?
學生討論后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100℃。
講述:攝氏溫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教師進一步提出問:1℃如何刻度呢?
學生思考,討論,形成正確的觀點后匯報,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板書
2.攝氏溫度的規定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向學生介紹桌上的'溫度計是常用的溫度計,分別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
教師讓學生再仔細看一看桌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溫度計中的液體有何不同。
。ㄌ崾荆撼S脺囟扔嫷臏y溫物質應處于液態,才能正常使用。根據用途不同,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不同。參考值:實驗室用的溫度計:-20℃~110C;寒暑表:-20℃~50℃;體溫計:35℃~42℃;固態汞熔點:-39℃;液態汞沸點:357℃;固態煤油熔點:低于-30℃;液態煤油沸點:150℃;固態酒精熔點:-117℃;液態酒精沸點:78℃。)
※工作液體的選擇原則:一是液體存在的溫度范圍要寬,即凝固點要低,沸點要高;二是液體的膨脹系數要大;三是液體要純凈,不沾污玻璃,不侵潤玻璃。
3.常用溫度計的種類:
。1)實驗室溫度計
。2)寒暑表
。3)體溫表
、偬厥饨Y構:縮口
教師講述體溫計盛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細的縮口,測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讀體溫計時體溫計離開人體,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來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縮口處斷開,仍然指示原來的溫度。所以體溫計離開人體后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要使已經升上去的水銀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著體溫計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體溫計的普通溫度計不能甩)。
②液體—水銀 量程:35℃~42℃ 分度值:0.1℃
體溫度計的使用規則:
、俨荒苡贸S脺囟扔嬛苯訙y量火焰的溫度,原因之一是火焰的溫度超過了常用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另外火焰還可能使玻璃熔化或使溫度計中的液體沸騰;
、诤畋淼臏y量范圍的上限不會超過50℃,而沸騰的水面上,水蒸氣的溫度會達到近100℃,所以不能用寒暑表測量沸水及沸水面上的溫度;
、蹨y量液體溫度時,如果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放在液體的中間部分,而是靠在了容器的側壁,而側壁因液體與外界發生熱傳遞,其溫度會低于或高于液體平均溫度,使測量不準確。容器的底部也會因為加熱,溫度高于中間部位的液體溫度。所以,應該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液體的中間部位進行測量。
請同學們在綜合第十一章有關溫度計使用注意事項,總結如何正確使用常用溫度計。教師予以適當的指導。
說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怎樣正確使用溫度計,正確的予以肯定。
學生意見統一后,教師予以概括總結并用投影出示。(小黑板展示)
4.液體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1)使用溫度計前:
①選擇量程合格的溫度計,若待測溫度高于溫度計的最高溫度,溫度計會脹破;若待測溫度低于溫度計的最低溫度,則測不出溫度值。
、谡J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測量時能準確讀數。
、鄞_定零刻線。
。2)使用溫度計時:
①應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跍囟扔嫷牟A萁氪郎y液體中要稍候一會兒,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圩x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否則示數會降低。同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視會產生誤差。
【初中物理溫度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溫度計說課稿09-28
初中物理溫度計說課稿范文10-03
初中物理說課稿06-09
初中物理說課稿11-08
初中物理說課稿10-12
初中物理說課稿06-09
溫度說課稿09-08
初中物理優秀說課稿05-20
【薦】初中物理說課稿06-25
《杠桿》-初中物理-說課稿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