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音樂說課稿

時間:2021-05-18 08:36:4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中學音樂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音樂說課稿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學音樂說課稿4篇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浙江省海寧市實驗初級中學的朱鏡平。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走進京劇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十五冊的內容,適用于八年級的學生。

  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談談這堂課中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的設計思路和教學意圖。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唱(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是一種綜合性舞臺表演藝術,僅靠老師的語言介紹,或聽唱段欣賞,對學生認識其綜合性表演藝術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能拓展學生的認識視野。

  2、學生分析:八年級學生對京劇了解不多,他們對拖著長腔的京劇不是很喜歡,但他們具有求知欲望強、表現欲望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的特點。能熟練使用Internet,有較高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教學環境分析: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授課,便于使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手段,這是滿足學生情感與認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實用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以典型范例欣賞激發學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京劇。

  2、認知目標:

  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了解京劇的行當、臉譜、表演特點及京劇的伴奏樂器。

  3、能力目標:

  啟發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京劇音樂,從而提高學生鑒賞京劇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京劇藝術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等相關知識,初步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難點: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欣賞、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

  四、教學方法

  為了突破課的重點、難點,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法、談話法、體驗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

  為了營造濃郁的京劇氣氛,激發學生對京劇的興趣,課前,多媒體播放京劇《蘇三起解》視頻片斷,學生隨京劇音樂進教室,營造課堂濃郁的京劇氛圍。

  (二)、課中——創設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環、談話法提出問題,引出課題。

  課開始,我問學生“你知道剛才播放的是我國戲曲中的哪個劇種嗎?”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走進京劇大世界”。

  第二環、自主合作,了解京劇常識。

  課前我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給他們提供了三個主題站:“中國臉譜網”、“走進京劇”網、“時代國粹”網,讓學生課外在網絡上搜尋相關京劇常識,然后整理所查到的資料,分別做成圖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發到我的郵箱,我挑選其中幾個較好的,由學生在課上給大家展示、分享,這時的學生儼然成了老師,教與學角色的變換,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熱烈、高漲的課堂氣氛中,通過自主合作,大家了解了京劇的四大行當,四大功夫,臉譜特點,伴奏樂器等京劇基本常識。學生對京劇藝術的熱愛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達成了課的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信息技術網絡象本大百科全書,大大拓展了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演示文稿展示方便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積極。

  第三環、創設情景,加深感性體驗。

  老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視頻片斷,為學生創設看得見、摸得著,京劇就在自己身邊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跟著媒體示范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表演程式,這是學生感受和體驗京劇的良好途徑與方法,使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信息技術多媒體視頻的演示解決了一般音樂老師無法達到的京劇表演專業水準的難點,體驗教學法能便于調動學生將課堂變成展示自我的舞臺,積極參與模仿和富有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更好地感受體驗京劇的表演特點。

  第四環、綜合欣賞,提升能力

  在前面各環節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欣賞京劇《鍘美案》選段《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試圖利用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在直觀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過觀其形,辯其色、聽其聲、會其意來學習欣賞。信息技術多媒體的使用給學生展現了京劇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戲臺的味道,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視聽結合,聲像一體,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樣化,能使學生獲取更為清晰的音樂形象,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大大激發了學生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課后延伸

  為了拓展京劇文化視野,提議學生在班里辦個京劇藝術墻報。可提示學生在網絡上搜尋有關京劇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劇故事,藝術家的軼聞,可用文字、圖片、唱譜等各種形式。

  六、教學反饋

  1、教學氛圍和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上有師生熱烈的討論聲,也有學生激情昂揚的發言聲和學生發自內心的由衷感嘆“京劇,你真ok!”。這一切說明,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在這節課上起了橋梁的作用。

  2、活動形式豐富,學生實踐成效顯著。聽一聽、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學生的實踐活動串連了本堂課。

  3、交流方式多樣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機交流,生機交流,使課堂生機勃勃,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將帶領學生成為網絡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創新點是:憑借信息技術手段,營造京劇氣氛,優化音樂教學過程。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您的指導。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沃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納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時間完成。和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一樣,他也是在全聾的情況下憑頑強的毅力寫完了這部史詩之作。《沃爾塔瓦河》是一部風格奇特、構思新穎、近似音畫的標題性交響詩。它運用了情節性連續發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搖籃的沃爾塔瓦河主題為樂曲基本主線,貫穿其它生活畫面,描繪了大河從發源地舒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過程,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深厚的愛。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聆聽古典音樂作品容易失去耐心,這首《沃爾塔瓦河》比較長。所以要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來聆聽音樂,他們已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能夠辨別樂曲中主奏樂器的音色,并且能夠隨著音樂的變化來展開豐富的聯想,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說出來。

  二、教學目標:

  1感受和體驗《沃爾塔瓦河》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聯想音樂中所蘊含的美好意境,從而對愛國題材的音樂感興趣,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2能夠從旋律、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初步了解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

  三、教學方法:

  1通過對比、歌唱、律動、舞蹈等不同形式進一步感受音樂作品。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培養集體協作意識。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學生在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音樂中走入教室,教師提問曲名以及布拉格是哪個民族的?從而引出捷克,再過渡到捷克民族的母親河——沃爾塔瓦河上。(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音樂入手,拉近學生與課題的距離,對之后的學習內容有所期待,能夠以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進入新課教學。)

  2新課教學: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遵循感受——體驗——再感受原則進行)

  初步聆聽音樂:播放《沃爾塔瓦河》,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描述音樂作品形象。提問學生:為什么聽到音樂會聯想出這樣的音樂形象來?是什么刺激你的想象?(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深入欣賞音樂,分析探索各樂段的音樂形象,理解寓意:

  ①引子:播放引子音樂片段,提問:由什么樂器奏出?它代表著什么音樂形象?引導學生辨別引子中的“冷泉、熱泉”。(設計意圖:分辨樂器音色展開豐富想象,從對比中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②《沃爾塔瓦河》主題: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引導學生總結主題旋律特點,并指導學生深情地模唱《沃爾塔瓦河》主題旋律。(設計意圖:體會旋律的舒展開闊性,體會樂曲本身的寓意)

  ③林中狩獵:播放《林中狩獵》音樂片段,提問:與前兩段相比,這段音樂有什么變化?是什么主奏樂器造成音色、音樂情緒的轉變?根據音樂聯想河水正流經哪里?(設計意圖:順著前面的線索,進一步展開聯想,使音樂與音樂要素掛鉤,引導學生歸納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

  ④鄉村婚禮:播放《鄉村婚禮》音樂片段,讓學生根據音樂猜測河岸旁正在進行什么活動?引出波爾卡舞曲這一舞蹈類型,并按節奏特點演示基本舞步,教師隨機請學生一同跳舞,其他同學隨音樂節奏拍手,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設計意圖:活躍課堂,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搭建師生和諧的課堂氣氛)

  ⑤月光、水仙女的舞蹈:播放《月光、水仙女的舞蹈》的音樂片段,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根據音樂力度、速度及音樂情緒的轉變判斷現在可能處于哪個時段?并引導學生說明理由。(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用音樂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⑥《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再現音樂片段,畫出簡單的旋律起伏線。分組討論:這段音樂情緒變化了幾次,都分別描述了怎樣的音樂形象? (設計意圖: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讓學生在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會樂曲旋律的起伏變化)

  ⑦簡單歸納交響詩定義。(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的歸納總結往往能更好的記住結論)

  3課堂小結:

  再次感受音樂:結合作者經歷及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愛國情感的滲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播放《沃爾塔瓦河》主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設計意圖:加深對主題旋律的印象,在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3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是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原則和要求。它需要我們轉變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以全新的感覺來面對課堂、學生和教材。同時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這些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也是我本次參賽課的理論依據。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參賽課的內容,是初二上冊第六單元教材。本課共分三個課時,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時的主要教學內容有:歌曲《新年好》、綜合訓練(一)(三)(四)。

  《新年好》是一首英國兒童歌曲,拍,F大調,是由兩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曲調優美、流暢,表現了人們在新年到來之際歡樂歌舞,互相祝賀的愉快心情。

  綜合訓練(一)是認識鈴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三)讓學生按節拍用踏腳、拍手、等方法為《新年好》伴奏。(四)是用鈴鼓、碰鐘為歌曲伴奏。

  2、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輕松愉快的情緒,柔和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新年好》。

  (2)、認識鈴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會使用其為歌曲伴奏;進行創編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學重點:

  (1)、學習用輕松愉快的情緒、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2)、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表現歌曲。

  4、教學難點:

  掌握歌曲節奏,用各種方式為歌曲伴奏。

  二、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一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學習。要使學生學得主動,必須靠教師的啟發、指導,“教”為“學”服務。只有遵循音樂學科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學時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時保持主動、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設計如下教法:

  1、根據學生無意注意占優勢的原理,運用知識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了知識,把枯燥的學習變成了樂學。

  如在教學節奏時,我采用了用學生與小兔子交朋友的方式,讓學生按節奏說話,學生便在玩中學會了本歌的節奏。

  2、創設情境法:通過開火車的游戲,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

  3、根據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新課程標準理念,我運用了“音樂感知實踐教學法”和“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是通過聽范唱讓學生感知的。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現。在學會唱歌曲后,我通過學生自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及,選擇表演形式自編表演動作,對歌詞二度創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舞蹈、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造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4、運用談話法、討論法以引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這兩種方法在本課中主要體現在理解歌曲內容和對歌詞的二度創作及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上。

  5、視覺圖象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直觀教具,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如:在節奏練習時,通過直觀教具小兔子的說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在歌曲導入時,我充分運用了VCD范唱及圖片,使學生既理解了歌曲內容又激發了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情景。

  三、說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本課的教學目的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聽唱法:“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音樂是聽覺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時間都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也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放在首位;離開了“聽”,音樂就不存在了。我讓學生從聽入手,逐步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音樂鑒賞力,總之,只有自己會了,成為自己的知識,才是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聽節奏、聽歌曲范唱,來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鑒賞能力。

  2、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全組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表現出“社會促進作用”或結伴效應。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在改詞與創編伴奏樂上。

  3、二度創造法: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展開聯想、想象,進行二度、三度創作,能直接而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教育未必要求每個學生能創作高水平的音樂作品,未必要求每個同學能較好地進行歌曲的二度創作。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一種創新精神,讓學生敢想敢試。例如:我在唱歌教學中,啟發學生以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演唱。以自己對歌曲旋律、節奏的感覺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創作歌詞(各種節日的歌詞);在音樂節奏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要求創編句子(和小兔子交朋友的句子);在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等等。

  四、說教學程序設計:

  1、組織教學:(4分鐘)

  學生具有愛聽激勵性的話語的特點,所以我通過師生談話,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又有好動的特點,所以我通過律動《火車開啦》,讓學生在動中體會音樂的快樂,并進入到音樂情境之中。

  2、節奏練習:(4分鐘)

  通過小兔子與小朋友們交朋友的活動,使學生在音樂中掌握了歌曲節奏。

  3、歌曲教學:(12分鐘)

  因本課歌曲是許多學生都在小學時會唱的,所以本環節時間不用太多。

  ⑴導入:通過談話法,讓學生感受到了過新年的情景,引入新課《新年好》。

  ⑵范唱:通過范唱,感知歌曲的藝術形象及演唱形式。范唱后,學生說出歌曲內容及情緒,使學生加深了對歌曲的感受和認識。

  ⑶學唱歌曲:在這一過程中,我采用聽唱法,讓學生通過教師生動的范唱體會帶感情的演唱。

  ⑷歌曲處理:我用談話法激勵學生說出歌曲演唱時的情緒。(加入讓學生按節拍用踏腳、拍手、等方法為《新年好》伴奏)

  5、創作練習:(16分鐘)

  ⑴運用討論法、小組合作法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改詞練習的二度創作,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⑵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法讓學生自己創編出節奏為歌曲伴奏,使學生既感愛到了過年的歡快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⑶錄音:

  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感到新奇及感到的自己的能干,使學生對上音樂課提高了興趣,并讓學生作自我評價,從中得到提高。

  ⑷采用自編表演動作形式進行歌表演,它又是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讓學生在動中學,多實踐,加深了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也對學生進行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6、總結:(2分鐘)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用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把音樂課的內容和課外延伸。

  7、律動出室:(2分鐘)

  再次用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中離開音樂課堂。

中學音樂說課稿 篇4

  一、教材

  教材分析對于上好一節音樂課是至關重要的,準確的教材分析不但可以讓學生迅速的掌握授課知識,同時還可以輔助老師更好的進行教學設置,調節授課節奏,應此接下來我要對教材進行簡單的分析,《聶耳》是教材第十六單元第二十八節,其重點是鑒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和進行曲《畢業歌》,感受其音樂情緒。其中《金蛇狂舞》是聶耳在1934年根據廣東音樂《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樂合奏曲,樂曲以活潑跳躍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表現出江南人民在節日的夜晚賽龍舟的熱烈場景和歡騰的情緒。《畢業歌》是影片《桃李劫》中的主題曲,這首歌曲在影片結束時響起,號召青年們走上救亡戰場,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加深對我國民樂合奏曲的了解,激發愛國主義情懷,保持積極向上的信念。

  二、學情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高中階段的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較強。音樂感知能力以及音樂基礎知識有了一定基礎,逐漸形成音樂審美態度,但是對于音樂的人文性知識(音樂史)掌握還不夠,因此需要老師的引導和點撥來進一步的學習音樂理論知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部分,以上教學目標應當以知識技能為主線,逐步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且將以上兩點落實到過程與方法當中。應此我將三維目標分為以下三點。

  第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欣賞選曲,感受20世紀30年代的音樂特征,學生培養對祖國的熱愛,激發名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反復聆聽視唱以及小組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生能夠掌握聶耳的音樂風格。

  第三,知識與技能目標是,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人文知識,理解其作品在時代中的推動性作用。

  四、說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賞析兩部作品《金蛇狂舞》和《畢業歌》,感受20世紀30年代音樂作品,培養愛國主義情懷,難點為理解“螺絲結頂”這種傳統音樂創作手法,了解聶耳相關音樂史實。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1教法互動式教法與講授法相結合,之所以這樣選擇,一方面互動式教法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另一方面講授法有助于教師更好的輔助學生理解音樂人文性史實。

  2學法采取視唱法與小組合作探究法相結合,視唱法有助于輔助學生理解音樂形態,小組合作探究法有助于提升學生間的協作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具

  隨后,我選擇用多媒體為主要的教學用具來展開教學

  七、教學過程

  下一節課能否真正流暢地實施下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能否得以實現,這些都會逐步落實在教學環節里,我要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一共分為課程導入、新課講授、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四個部分。下面,我就來詳盡的談談我的教學過程。

  良好的導入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形成聆聽期待,產生探究的欲望,在導入環節,我用多媒體播放紀念建國60周年閱兵視頻。并且提問同學們看完這個視頻你們內心有怎樣的感受?(試講)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能夠得到情緒是激動的,自豪的。緊接著我會再問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學生能夠從視頻中聽到背景音樂是《義》,由此我會引導出“人民音樂家”聶耳,順勢導入本課。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通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國歌,用視聽結合的方式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沖擊力,以作曲家為橋梁自然流暢的進入課程內容。

  在新課教學的環節,我會讓同學們采取分別聆聽兩首歌曲的形式,讓同學們感受不同音樂形式——民樂合奏和群眾歌曲,來展現同一主題的革命情懷,體會時代特征。

  首先我會為同學們完整的播放《金蛇狂舞》,并詢問學生“同學們,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又如何呢?”這里我預設學生的答案可能是情緒是熱烈歡騰的,速度是快板。(板書《金蛇狂舞》熱烈歡騰的快板)接下來我會追問學生“樂曲一共分為幾個部分呢?”學生會通過聽辨旋律主題的方式得出樂曲分為三個部分。由此我會引導同學們分主題再次聆聽作品,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請同學們捕捉到樂曲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第二次聆聽時,首先我會為同學們播放第一主題,并請同學們輕聲哼唱,感受音樂的旋律走向和明快的節奏,引導同學們理解交替節奏(2/4+1/4)。(板書第一主題交替節奏)然后播放第二主題,并且提問同學們“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有哪些不同點呢?“通過反復聆聽學生可以迅速感受到第二主題的情緒更加熱烈,我會追問同學們你們是從哪里看出情緒變化的呢?通過讀譜學生可以總結出節奏更加的緊密,通過重復音的頻繁使用表現情感更加緊促。(板書第二主題節奏緊密重復音)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通過譜例與音頻的結合,使同學們更加立體全面的感受民樂合奏的藝術魅力,感受聶耳音樂的豐富變化。

  最后我會為同學們播放《金蛇狂舞》第三主題,引導同學們理解這是一段問答式的上下句結構,通過逐漸緊縮的方式進行旋律創作,但骨干音(1和5)并沒有發生變化,最終以主音1收束全曲。最終向同學們介紹這種手法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經常使用的創作方法——螺螄結頂。(板書第三主題螺螄結頂)之所以選擇這樣循循善誘的講授式教學是因為傳統音樂的創作手法復雜多變,用引導示范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螺螄結頂這種創作技巧。

  在理解了《金蛇狂舞》這部作品以后,我會問同學們,對于聶耳還有哪些了解呢?學生可能會說聶耳創作了《賣報歌》、國歌等大家熟識的音樂作品,在肯定學生音樂涉獵的同時我還會用講授法向同學們介紹聶耳是中國僅有的三位“人民音樂家”之一,另外兩位是冼星海和施光南,這樣學生可以準確地了解作曲家的歷史地位。隨后我會向同學們介紹聶耳從小隨母親在云南長大,受到中國傳統音樂的影響深遠,因此他創作的樂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最后引導同學們理解“人民音樂家“的深刻內涵——也就是”音樂創作是為人民群眾而服務的“,他的創作在中國歷具有鮮明的政治作用,由此引出下一首革命歌曲《畢業歌》。(板書《畢業歌》)

  在鑒賞《畢業歌》的過程中,首先我會為同學們播放歌曲,提問同學們歌曲的情緒和體裁,學生可以說出歌曲的情緒是激昂的、鏗鏘有力的,(板書激昂的、鏗鏘有力的)通過閱讀歌譜,學生可以發現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板書進行曲)(情緒激昂)內容是號召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在感受了歌曲的主題以后,我會向同學們提問“聶耳的革命歌曲為什么會充滿號召力?為什么要號召無產階級革命”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同學們理解20世紀30年代左翼音樂運動的歷史背景,結合歷史更好的理解聶耳音樂的人文意義。

  以上是新課講授環節,在這里我充分融合了互動式教法和講授法,使學生對聶耳的創作以及人文背景有了整體的認識,對兩部作品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來是拓展延伸環節。

【關于中學音樂說課稿4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11-25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音樂《唱山歌》說課稿12-01

中班音樂雪花說課稿11-18

音樂之都維也納說課稿11-16

小學音樂說課稿欣賞11-03

音樂說課稿15篇11-03

小學音樂組說課稿11-03

《音樂匠人貝多芬》說課稿11-24

春曉小學音樂說課稿11-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看片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