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

時間:2025-03-24 16:30:49 好文 我要投稿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1

  1.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運輸和通信

  2. 青藏鐵路的`起點和終點

  青海省首府西寧經格爾木至拉薩,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高原鐵路。沿線經過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保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4. 集裝箱運輸的好處是什么?

  節約包裝材料、簡化包裝手續、提高運輸效率、保證貨物完全、降低運輸成本、改善運輸勞動條件等

  5. 世界比較繁忙的航線哪四條

  ①北大西洋航線;

  ②地中海、蘇伊士運河航線;

  ③北美洲東岸各港口經巴拿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線;

  ④北太平洋航線

  6. 郵政通信和電信通信業務的任務分別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響?

  郵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運輸網絡傳達信函和包裹。受地形障礙、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電信通信業務主要是利用有線電、無線電、光等傳遞符號、文字、圖像和語言等信息。 受地形障礙、太陽活動等影響。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2

  南昆鐵路自廣西首府南寧至云南首府昆明,沿途經過地質條件復雜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復雜,山高谷深,是我國已建成鐵路中技術水平最高的.鐵路。是我國大西南的重要出海通道,有利于開發當地豐富有色金屬資源和優質旅游資源,改善西南交通,促進經濟發展。

  南疆鐵路東起吐魯番,西至喀什,沿途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是我國重要長絨棉生產基地。

  西氣東輸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到我國長江三角洲的上海。

  對于西部: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本區經濟發展;

  對于東部:

  ①緩解能源緊缺狀況,利于經濟發展

  ②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護大氣環境質量。

  歐洲內河航運發達的原因:

  ①氣候濕潤,水量豐富;

  ②地形平原遼闊,水流平緩,河網稠密,河流通航里程長。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3

  1、地球運動規律

  (1)注意從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義等方面比較自轉與公轉的差異,側重理解太陽日與恒星日的差異、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等難點內容。

  (2)地軸北端指向北極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極星的地點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極星的仰角等于當地緯度。

  (3)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雖然從南、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時針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東。

  (4)注意地球公轉軌道上近日點(1月初)與冬至日(12月22日)、遠日點(7月初)與夏至日(6月22日)的區別。

  2、正午太陽高度

  (5)注意區別正午太陽高度和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是特殊時刻(地方時為12時)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與物影長度的關系:太陽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長。

  (6)任意一天,與太陽直射點緯度差相等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正午太陽高度數值相同的兩條緯線關于直射點所在緯線對稱。

  (7)注意極晝區極點的太陽高度的日變化特征:太陽高度無日變化,其數值等于當日太陽直射點緯度。

  (8)判讀光照圖和統計圖時,要注意利用圖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光照圖中的晨線和昏線、太陽直射的緯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統計圖中的橫坐標名稱和縱坐標名稱、數值的正負、線條的升降等。

  3、時間計算

  (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時刻、日落時刻、正午時刻、晝長、夜長等則為地方時的計算;凡沒有特別說明的都為計算區時。

  (10)北京所在的時區(東八區)、倫敦所在的時區(零時區或中時區)要當常數記憶。

  (11)北京時間是我國全國通用的時間標準。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120°E的地方時,所以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時。

  (12)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早晚區分開。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早晚往往是針對同一地點來說的,因而時刻數值越小時間越早;而地方時計算中的時間早晚是針對不同的地點來說的,一般來說是根據同一緯線上看到日出的早晚來區分的,因而時刻數值越大地方時越早。

  (13)在進行新舊一天的計算時,新舊一天可結合地方時的早晚來判斷,建議畫出極點俯視圖來輔助計算,以避免混亂。在計算區時時,直接按照區時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不需要考慮日界線。

  4、晝夜長短與時間判斷

  (14)要明確季節與節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南北半球的季節永遠相反,但是節氣是相同的,審題和答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15)在利用晝弧和夜弧所跨經度計算晝夜長短時,一定要注意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間隔是多少,不能習慣性地以為是30°或者45°。

  (16)掌握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北半球,夏半年時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極點附近出現極晝,夏至日時晝最長夜最短,極圈以內出現極晝;冬半年時相反。南半球反之。兩分日時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17)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位置及其移動密切相關,所以,要理解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基本規律以及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空間分布規律。

  (18)任意地點,其一年中的最長晝長與最短晝長之和恒為24小時;任意一天,分別位于南北半球且緯度相同的甲、乙兩地,甲地晝長=乙地夜長。

  (19)由于地球自轉和公轉而帶來的季節變化是地球最重要的變化規律,許多自然現象以及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也因此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所以要注意總結具有季節變化規律的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及其形成原因。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4

  技巧1:地質災害主要類型

  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

  世界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類型:以里氏震級來表示。3級以下無感覺:微震。5級以上造成破壞:破壞性地震。

  特點: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

  技巧3:火山噴發: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巖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動?分類:①活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作周期性噴發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類歷史以前噴發過,迄今為止沒有重新噴發過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長期熄滅,有時又突然噴發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區爆發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塊以到巨大的礫石,破壞力極強。

  技巧6: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1)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帶,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害系統。原因: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頻發,震級高,山體中斷裂發育,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

  (3)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

  技巧7:地質災害防御

  ⑴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⑵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⑶實施一些預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樹造林等綜合措施。

  ⑷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5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能

  2、大氣受熱過程及溫室效應

  大氣受熱過程:

  ⑴太陽輻射能傳播的過程中部分被大氣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達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增溫,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

  大氣溫室效應:

  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溫的同時也向外輻射熱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間,向下的部分稱為大氣逆輻射,把熱量歸還給地面。

  ①多云的陰天夜晚氣溫不會太低是因為云層厚大氣逆輻射強

  ②十霧九晴:晴天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空氣中的水汽易凝結成霧滴

  ③青藏高原光照強但熱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氣稀薄,大氣吸收太陽輻射少,光照強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

  二、熱力環流——地面冷熱不均形成的空氣環流

  1、熱力環流中溫度和氣壓值的比較方法

  ⑴溫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氣流的近地面溫度最高;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⑵氣壓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壓;對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值越低。如圖,溫度由高到低是DCAB,氣壓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6

  一、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1、能量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

  3、意義:維持地表溫度,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和生命活動等運動的主要動力,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陽常數:表示太陽輻射能到達大氣層上界的能量指標,大小為8.24焦/cm2.分。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的外部結構:指太陽的大氣結構,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2、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周期約為11年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7

  氣候資源的特點

  (1)特點: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征,變率大

  (2)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與農業: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了該地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

  氣候日照與街道方位: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度的夾角

  開發資源與盛行一種主導風向:工業布局在下風向

  利用建筑風向與盛行季風區:工業布局在垂直于季風區風向的郊外

  城市規劃已知最小風頻:工業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和鐵路的建設(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及其激發的泥石流、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的選址(宜選擇低云、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還應與城市保持較遠的距離)。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8

  青藏鐵路建設的'社會經濟意義?

  ①加快西部開發,將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

  ②有利于民族團結,維持我國西部邊疆的政治和社會穩定。

  ③有利于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④有利于鞏固國防;

  ⑤有利于合理布局全國交通網。

  四種進藏鐵路線(青藏鐵路、滇藏鐵路、川藏鐵路、甘藏鐵路)預選方案中,為什么選擇青藏鐵路?

  ①沿途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

  ②線路最短,總投資最小;③克服凍土技術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9

  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10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說明:(Ⅰ)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Ⅱ)說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層)

  太陽活動的周期為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地球的影響:黑子與降水

  ②對地球的影響:耀斑爆發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③對地球的影響:產生磁暴現象、出現極光現象

  ④產生自然災害:地球上的水旱災害

  3、太陽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

  4、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如煤、石油。

  2)維持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提供了能量。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11

  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線交角----夏至、冬至

  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途中時間

  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區時差=時區差

  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12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同一緯度地帶內,由于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o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XX),夏季處于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于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的圖2.26)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步驟依據因素變化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或最低)氣溫月份6.7.8三個月氣溫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最冷月均溫最冷月均溫>15℃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_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溫帶氣候

  最熱月<>5℃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20xxmm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xxmm)

  XX季風氣候

  溫帶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_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極地氣候

【高一必修一地理復習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復習02-28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12-19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03-0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梳理08-27

高一地理必修一重點復習知識點梳理5篇03-04

地理必修知識點整理03-25

地理必修三知識點03-04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梳理難點精選5篇03-04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03-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