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

時間:2024-09-12 16:49:50 梁實秋 我要投稿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

  讀《雅舍小品》,深感梁實秋的散文具有一種以雅為本、俗中透雅的藝術品格,他的俗不是一味的大紅大紫的俗,而是以雅為骨子的、充滿智慧的俗。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

  最初得知這本書時,我便是對‚雅舍‛二字產生了興趣。

  聽爸爸說,那里并非‚雅舍‛,反倒堪比劉禹錫的‚陋室‛了。 而在我看完了序章----或者是那一章中梁實秋先生對"雅舍"的評價,不禁失笑。雖題為"雅舍",卻在文中坦言道,"我已漸漸感覺它是并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但劉禹錫之《陋室銘》,雖題為"陋室",卻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兩者相較,倒不知是誰謙遜了。

  梁實秋先生語言幽默,幾乎全片貫徹了"諷刺"二字?吹胶髞,我幾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每每看到標題上的事物,便下意識地認為這章又是要拿它開刀了。

  有個人曾這樣評價過,‚雅舍品人與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開頭就有男人,女人,然后按年齡寫,按職業寫,再到具體的五個人;颈磉_了他對人的看法,有些并不全面,是著重以諷刺去了。如男人這篇,開頭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臟!’。下一段開頭則是‘對了,男人懶。’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我感覺我和他的想法幾乎一致。

  之前也讀過王小波先生的《我的精神家園》,也是散文集。如今品讀《雅舍小品》,竟隱約感覺二者之間有些相似之處。只不過覺得王小波先生語言太過嚴肅,反倒不及梁實秋先生毒舌的魅力了——令人無奈一笑,卻趣味盎然。

  這本隨筆,對人生,對世間百態的看法,有許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也許再過很多年再去讀,味道就不同了。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2

  “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ㄓ猩、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這是冰心老人寫給梁實秋先生的。梁實秋先生確也像一朵花兒一般,不但有色香味,更一定有才情。一頁頁靜讀,似乎就如欣賞了這一朵花。

  《雅舍小品》是梁實秋的散文,內有四集。小品廣涉世態,內涵豐富,幽默風趣。臺灣關過煊先生以“溫柔敦厚、謔而不虐、談言微中、發人生醒”十六字來評價梁實秋的散文。

  卷首篇《雅舍》即描述了雅舍即作者的“陋室”,在公路旁,無門牌,不便于投遞信函,于是用朋友的名字起名“雅舍”并書之于一木牌上。而旁人所見“一桌一椅一榻”,不免戲虐何來雅致?然作者看來“能讀能寫足矣”,“縱然不能避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有可愛。”雅舍的個性在哪呢,那都是作者所賦予的可愛。“‘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拒不從俗。”雅舍至之于作者是心靈家園,精神歸屬,那是一種對于生活百態的靜默和從容,是達觀,是對生命對生活的敬畏。現代的.人們很多都丟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雅舍小品》里面記述的并非風雅之事,乍一看都是生活中的瑣事百態,俗塵俗事。但是作者幽默風趣的筆調給人印象深刻,以嘮嗑的形式和你說話,輕松隨性,一想起就忍俊不禁!諸如調侃吝嗇鬼的“開電燈怕費電,再關上又怕費開關”;對于女人買衣料東嫌西嫌的調侃也讓人叫絕;對于牙簽使用的方法更是粗柄夸張。但無不顯現作者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智慧。小品語言也典雅清朗,雅俗共賞。作者寫得那么隨意、輕松、幽默,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狗一貓都可以激起他的寫作沖動,皆可入文。

  《雅舍小品》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戲謔,也是一種心靈的凈化,更是一種雅致的襟懷和認知。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3

  《雅舍小品》是梁實秋先生的隨筆錄。分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談吃》《海外擷英》四個部分。

  寫《雅舍小品》的時候,梁實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養較為深厚。 小時親炙故都風情, 身經兵亂之災;年輕時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開,個性張揚,又漂洋過海,游學美國,領略異域風物,飽嘗離愁別緒;回國后涉足社會,南來北往,看夠了世事變幻,嘗遍了人生五味,見識日增,年事漸長,不知不覺間,就到了中年,春華消退,秋思老成,委實能夠“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了。梁實秋不僅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又有真才實學。清華8年的正規教育打下了他國文、英文堅實的'基礎,清華文學社的活動培養了他的文學愛好和寫作才能;留學3年又主修英美文學,師從新人文主義批評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禮而獲得升華;學成歸國后,歷任南北數所大學教授,編過《新月》等報刊,卷入文壇風波,從事文學批評,講授英美文學,譯介莎翁戲劇,堪稱才學過人,詩書滿腹。因而,中年時代的梁實秋,可說是才學識兼備,積累豐富,修煉到家,不鳴則已,一鳴自能驚人。其學養、閱歷、性情、氣度,就充分體現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紀中國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從這里開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瓷筋^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凄涼。細雨蒙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霧,一片彌漫……

  他在描寫“雅舍”“得月較先”這番賞心悅目的情景時,作者的情趣之雅,飄飄然有出塵欲仙之感。不禁插敘一段遇有暴雨則滿室狼藉的鏡頭,回到雅舍之陋,對比如此之鮮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談感受時作者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 其間自然存在著作者對所處戰爭年代的無奈,但更多地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豁達樂觀、苦中作樂的生活態度。

  孔子云:“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內容與形式上取得了和諧的統一,集中體現了一個“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語言風格上的典雅的文氣和蘊藉的辭采,可謂“文質彬彬”的典范。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4

  《雅舍》是梁實秋先生的隨筆錄。分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談吃,海外擷英四個部分。

  文章給人整體的感覺多是用輕快,一本正經的語氣來陳述事例等,卻表現出諷刺的意味。有些幽默?側莵頍o奈一笑?吹贸鰜碜髡邔τ趪鴮W和外國文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可以隨便拉出《尚書》一類書中的事例,句子,又可以引入外國文人或思想家的話語和做法。

  隨筆描上寫的都是本身所想,實際經歷,世間百態。具有濃厚的時代特點,其中所描述的很多現象與揭露的事實一直存至今日。作者選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凡不過的事物,卻寫出豐富的內涵,看見我們沒有看見的東西,做出聯想。可見作者思考問題的深入,全面。和對事物的了解之深。

  我讀《雅舍》并未覺出有多少晦澀難懂,卻依舊覺得讀得很累,或許是人生履歷不夠。沒讀一篇文章都要想許多,其中有問題,還有許多深刻的地方沒能理解。

  雅舍品人與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開頭就有男人,女人,然后按年齡寫,按職業寫,再到具體的五個人;颈磉_了他對人的看法,有些并不全面,是著重以諷刺去了。如男人這篇,開頭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臟!”。下一段開頭則是“對了,男人懶。”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至于品世,作者選取的都是平常事物,說出自己的觀點。舉得事例是我們熟悉,卻又不常用的。寫得很真實。如“音樂”疑問。很是實在,“音樂的耳朵不是人人都有的。”看多了那些高雅藝術,什么歌劇,古典音樂會后,只能讓人有些許愉悅,可是花了多久的時間,受了多少磨礪才會這樣。我呢,沒有什么藝術細胞,就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畫了什么,我真沒啥感覺,連歷史書介紹它時都是用的“據作者介紹”如何如何。如果聽不懂,看不懂,就不必逼著自己,音樂和繪畫都是寧缺毋濫的。

  再到雅舍談吃,就多是一些沒事的出處,做法以及世人對其的觀點,還聯系了許多生活上,作者經歷過的'事情。想想,也許作者是在懷念友人,回憶當初?粗,還覺得作者是享受生活之人,在入內就讀不出許多了。

  至于海外擷英,多是寫作者在美國的所見所聞,語言風趣幽默。一“豆腐干風波”為例,描寫的是作者踏上美國本土,與美國海關的一些故事。把當時美國人對中國的不了解寫了出來。至于有個美國作家寫的那本書,就像是個笑話,作者也僅是說自己孤陋寡聞而一笑而過了。有很典型的美國人形象。對于美國人的人情味,則有一種反諷的意味。

  這本隨筆,對人生,對世間百態的看法。有許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也許再過很多年再去讀,味道就不同了。

【梁實秋雅舍小品讀后感】相關文章:

梁實秋《雅舍小品》10-14

梁實秋《雅舍小品》雅舍、拜年07-31

梁實秋雅舍小品簡介06-11

梁實秋《雅舍小品》賞析08-03

梁實秋《雅舍小品》乞丐、風水08-07

梁實秋《雅舍小品》憶冰心07-27

梁實秋雅舍小品評價08-06

梁實秋雅舍小品談孩子10-28

梁實秋《雅舍小品》饞、味精06-08

梁實秋雅舍小品談年齡06-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页面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