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1 10:41:55 木蘭詩 我要投稿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

  導語: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蘭詩》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木蘭詩》教學設計篇1

  【學生分析】

  在中國,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學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一位勇敢剛強的女英雄,她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樣,愛美,愛她的親人,愛樸素平淡的生活。所以,學習《木蘭詩》,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刻畫出來的。

  【教學建議】

  1、這首敘事詩字面意義淺顯,可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

  2、《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種藝術手法如鋪排、互文、對偶等對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著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

  3、體會本詩的選材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責任感。

  5、指導朗誦,爭取當堂背誦。

  建議一課時完成。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在這個傳奇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情節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疏通文意。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節。

  學生討論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 )──決心( )──從軍( )──奔赴( )──十年( )──拒賞( )──與親人( )

  明確:嘆息、出征、準備、沙場、征戰、辭官、團聚

  三、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討論: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詩中哪些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兩處:

  ⑴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如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⑵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前者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后者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 停機嘆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里著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著想(保家衛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 遠征沙場時的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溫暖。

  ⑶ 辭官還家后“著我舊時裳”和“對鏡貼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脫、著、理、貼”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她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更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惡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么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于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略。

  四、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指導過程中串入對本詩修辭手法的簡要講解。

  〖教學反饋〗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 惟聞女嘆息( )

  ⑵ 問女何所憶( )

  ⑶ 愿為市鞍馬( )

  ⑷ 萬里赴戎機( )

  ⑸ 策勛十二轉( )

  ⑹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⑴ 《木蘭詩》出自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詩,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

  ⑵ “歸來見天子”段,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 )

  ⑶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幾句作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是恢復女郎裝束的木蘭見伙伴的喜劇性的場面。( )

  ⑷ 《木蘭詩》全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

  3、用原文填空:

  ① 旦辭爺娘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聲,________。旦辭黃河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怕,________。

  ② 策勛十二轉,________。

  ③ ________,對鏡貼花黃。

  ④ 文中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 “撲朔迷離”一成語是由該詩中“________, ”得出,現常用來比喻________。

  4、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句與例句使用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例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例⑶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例⑷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問答題:

  ① 木蘭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表達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③ 寫出“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④ 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案例推薦】

  案例一

  〖教學目的〗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的表現力量。

  〖教學要點〗

  1、故事情節和木蘭形象。

  2、記敘的詳略處理。

  3、對偶和排比。

  〖教學設想〗

  1、這首詩以木蘭代父從軍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方法描寫人物,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課本就詩中的排比句、對偶句組織了課后練習。引導學生扣住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析詩篇對人物所作諸多描寫的表現力量,把此種練習統一于人物形象分析當中,深刻理解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2、這首詩敘述評略得當。對此單獨進行分析,以免影響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這首詩的語言富有民歌特色,剛健明快,引導學生注意朗讀和背誦。

  《木蘭詩》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詩歌主題。

  3、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把握主題,理解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熟能成誦;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大家聽過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首詩歌。

  二、走近作家作品

  《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它是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首樂府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又叫漢樂府。秦時有樂府機關,是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武帝時重建樂府,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后把由樂府機關搜集整理的詩歌,也稱為“樂府詩”或“樂府”,與“詩經”“楚辭”鼎足而立。

  二:朗讀課文,熟能成誦

  1、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句式特點,感知課文內容。

  師提問:這首詩歌的每句有幾字?

  點撥:這首樂府民歌以五字句為主,還有七字句和九字句,駢散結合,整齊中有變化,不顯得呆板。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明快,又有變化,不會形成順口溜。

  2、朗讀詩歌時要注意的特殊字音:

  軍帖(ti) 帖(ti同“貼”)花黃

  可汗(kèhán )十二轉(zhun )

  著(zhuó)我舊時裳(cháng)

  3、找出每一小節的韻腳,讀出詩歌韻味。

  4、劃分節奏,有節奏地讀課文。

  老師點撥: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五字句劃分為二三節奏);

  不聞/爺娘/喚女聲(七字句劃分為二二三節奏);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九字句劃分為二四三節奏)

  5、朗讀節奏訓練,讀出文言味道。

  方法:同桌二人一起學習《經典詠流傳》中學堂孩童搖頭晃腦打節奏,同時在劃分節奏處帶上延長音的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文言韻味。

  6、體會每一小節的朗讀語氣、語調和語速。

  師問:你覺得每一小節都用同一種語氣讀嗎?每一小節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體會邊討論,指多名學生朗讀展示自己的體會。

  (2)師總結點撥:

  第一小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要讀得輕快;“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要讀的憂愁低緩,“女--嘆--息”中間要有延長音。

  第二小節,后四句寫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讀得鏗鏘有力,讀出木蘭的“男兒”氣概。

  第三小節要用到連讀,四個“買”之間不要停頓,一氣呵成,讀出木蘭臨行前緊張而有序的準備過程。兩個“旦”字引領的句子之間也不要停頓,讀出木蘭行軍緊急、匆忙,側面反映戰事吃緊。而句內“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不聞爺娘喚女聲”和“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之間要放緩節奏且聲音低沉,讀出木蘭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這才能突出木蘭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平凡人的真實情感。

  第四小節前四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要語速加快,讀出戰事緊張、戰斗激烈的意味。“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要讀的低沉、緩慢、悲壯,體現戰爭的慘烈。

  第五小節要讀出對木蘭的贊許,特別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更要讀出木蘭急于歸家的迫切心情和對家鄉深切的思念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泊。

  第六小節要讀出喜氣洋洋的氣氛,特別是“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更要讀出那一種歡樂喜慶的氛圍。寫木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既要讀出木蘭穿上女兒裝時無法掩飾的欣喜之情,更要讀出鄰家女孩的那種小女兒態。“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要讀出伙伴們驚訝的口吻,如果加上瞠目結舌的表情就更形象生動了。

  最后一段“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最后這個反問句,更要讀出那種得意之感。

  6、師問:大家有沒有發現段落與段落之間還有連接的'詞句?

  點撥:“歸”,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這個段落間就不要停頓,要快速連讀,才能有一種流水潺潺的感覺,也有一氣貫通的暢快之感。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女生、男生分兩個聲部,接龍式試背誦課文。

  三、師總結: 我們在每一小節讀法的討論中,了解了詩歌內容,也懂得要根據詩歌內容來確定語氣、語調、語速的朗讀技巧,希望大家在今后學習詩歌時,都能用上這些朗讀技巧。

  四、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把握詩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

  一、觀看尚雯婕演唱《經典詠流傳·木蘭詩》的視頻,引入新課。

  二、復習:

  1、提問詩句:

  (1)木蘭替父從軍的句子是:

  (2)木蘭出征前做準備工作的句子是:

  (3)寫木蘭不遠萬里行軍急速的句子是:

  (4)寫戰斗激烈的句子是:

  (5)寫戰爭慘烈的句子時:

  (6)表現木蘭立下赫赫戰功的句子是:

  (7)寫木蘭不愿做官的句子是:

  (8)寫木蘭歸家后心興奮心情的句子是:

  (9)寫家人對木蘭深切思念,熱烈歡慶她回歸的句子是:

  (10)表達贊頌木蘭巾幗不讓須眉的句子是:

  二,理清故事情節

  1、用一個詞概括每段內容:

  學生板書:身份 原因 出征 征戰 凱旋 團聚 贊美

  2、哪些內容詳,哪些內容略?為什么?

  點撥:作者刻意略寫戰爭,表達作者對戰爭的厭倦,突出表現主人公木蘭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分析

  問:你喜歡木蘭嗎?喜歡她的什么?用一個句子表達出來:我喜歡木蘭,因為她_______學生展示自己的寫句結果,老師板書:勤勞 善良 孝順 心系國家 聲明大義 英勇善戰 淡泊名利

  師總結木蘭形象:

  木蘭不僅是一位女英雄,在國難當頭、家庭危機時,她深明大義,挺身而出,替父從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英勇善戰,舍生忘死、保家衛國。

  她同時又是個勤勞、善良、孝順的女孩子,她熱愛和平幸福的家庭生活,她的身上體現著中國傳統女性的優秀品質。

  她也是個鄰家的女孩,她也嘆息憂慮,也喜歡“著我舊時裳”,也喜歡“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也喜歡和朋友們開個玩笑:“尋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正是因為以上三點,花木蘭才成為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的形象。

  四、體會寫作特點:

  1、問:請把你喜歡的詩句大聲讀出來,體會它們都用了哪些修辭?

  2、老師講解:

  (1)排比、對偶、頂針、互文修辭手法的多次使用,使句子朗朗上口,感情充沛,上下連貫,一氣呵成。

  2、押韻:幾乎句句押韻,使詩歌韻味十足。

  3、具有樂府民歌的特點:開頭一問一答,語言質樸明白。

  五、再次齊背詩歌

  六、作業:把《木蘭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對人物和場景做一些描寫。

  《木蘭詩》教學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

  2、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北朝樂府民歌語言精練、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特點。 課時安排:

  教學設計:

  一、課前三分鐘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沒有聽說過古代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千百年來,這位花木蘭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成為中國婦女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北朝民歌《木蘭詩》。《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 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讀指導

  1、請一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音

  2、老師范讀,做到標準正確

  3、優生范讀

  4、自讀體會

  5、抽查朗讀

  四、疏通大意

  1、學生自己疏通字詞含義,有不明白的問老師,準備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

  2、抽查三個學生復述

  3、老師評價糾正

  注:復述故事指導:復述故事情節不必像翻譯那樣,要求字字落實,復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必要時還可以增加一些細節描寫。人稱上可用第三人稱。

  五、研討賞析

  1、提問;文章開頭寫木蘭的停機嘆息已木蘭為什么要停機嘆息,她想到什么?表現了木蘭的什么性格?

  木蘭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親的名字。木蘭既考慮到父老弟幼,無人從軍的困難,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為保家衛國的大計,于是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表現她深明大義、勇敢、堅強的性格。

  2、提問: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樣安排?

  詳寫從軍緣由、出征想家、辭官還鄉、會見親人;略寫十年戰斗生涯和出征前的準備。因為詩歌緊扣“木蘭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詳略,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

  3、提問: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4、提問: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六、小結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這首詩在敘事上有詳有略,對木蘭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寫得比較詳細,淋漓盡致地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對出征前的準備和軍旅生活則寫得比較簡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僅有六句,詳略得當,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七、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題。

  2、默寫。

  3、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10 木蘭詩

  故事情節: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 (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 (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 (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 (女兒情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木蘭詩》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木蘭詩教學設計06-19

《木蘭詩》教學設計06-23

木蘭詩教學設計06-16

《木蘭詩》教學設計08-22

《木蘭詩》 教學設計07-02

《木蘭詩》教學設計07-16

[推薦]《木蘭詩》教學設計08-01

《木蘭詩》優秀教學設計10-25

初中《木蘭詩》教學設計09-22

《木蘭詩》教學設計【薦】07-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