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親的“影子”飯散文
已是大校軍銜的大哥對母親的影子記憶憂新,不管他現在過著什么的幸福生活,只要一提起母親的影子飯,他就有了饑腸轆轆的感覺。
母親的影子飯真的能照出人影子來,稀的和開水一樣,吃飯你不用嚼,也沒有東西去嚼,就像喝水一樣的喝下去就行了。每天的苞谷珍珠糊糊飯,夾一點酸菜,吸溜著吃上兩三碗肚子就飽了,可是不到一會兒,灑一泡尿,肚子就開始咕咕地叫了,餓了也沒有啥吃的,只能餓肚子。全家八九口子人,全靠父母的工分來維持,母親也沒有辦法,只能用這影子飯來哄一家人的肚子。
偶然,母親在影子飯里煮一些紅薯或是洋芋,飯就稠一些,大哥吃著這樣的飯就有了過年的幸福感覺。
正在長身體的大哥,吃著母親的影子飯,每天奔波在學校和家之間的山路上,四趟要走二十多里路程,不管刮風下雨從未間斷過。從學校奔跑回家的大哥,喝上兩三碗影子飯,放下飯碗,就挑著水桶上山,在泉水潭里挑一擔水回家之后,又向學校奔去春去秋來大哥在求學路上吃盡苦頭,但大哥始終用奔跑的姿態對待人生。
母親的影子飯養育了我們兄妹六人,我們對于母親的影子飯只能保持沉默,看著母親餓的搖晃著去生產隊掙工分,我們也無能為力。人們在生產隊里的勞動都學會了磨洋工。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茬,莊稼是越長越讓人餓肚子,可是人們沒有從這種惡性循環里醒悟過來,反而保持著只要能拿到工分就行的態度,早出晚歸的忙碌著,使貧困籠罩了中國整個農村的上空。
直到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開這層貧窮的云霧,農村的生活才有了起色,土地包產到戶一年之后,母親的影子飯也有了很大的實質性的內容,最起碼不用吸溜地像喝水一樣的吃飯了,苞谷面的發糕也可以敞開肚子的吃了,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一頓大米飯,逢年過節還能吃上大魚大肉。五谷雜糧的平常日子里,不再餓肚子,這就是好日子的開始。
改革開放改善的不僅是物質生活,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不斷地在完善。農村女孩的學業從改革開放以后才引起重視,我也就是在掃文盲的時候被掃進學校的。
那年我十歲,當我和哥哥們一起背上書包的哪一刻,我的心快要跳出胸膛。一個農村小女孩在放牛、給豬尋草的時候,都憧憬著自己能背著書包上學的場景,求知的欲望只能在她的夢里實現,她一直都在等待她上學的機會。當她真正踏進學校的時候,她興奮的心情是無法表述的。
當我踏進中學大門的時候,我們這些離家遠的學生可以住校,學校的條件雖然比不上現在好,但比大哥上學時強多了,最起碼我們不會在四面通風的教室里上課,不會每天吃著母親的影子飯奔波在學校和家之間的山路上,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欣慰。
我滿懷感激之情的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學會了做人,做事。
和改革開放同齡的我,熱淚盈眶地回顧我的求學之路,是改革開放讓我踏上這條路的起點,讓我有了今天這樣一個揮灑筆墨的機會。
中國能在短短的幾十年,將自己骨髓里的貧窮趕出體內,逐暫地富強起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驕傲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已經不再是奢望,城市里的高樓大廈如茂密叢林,車水馬龍,繁花似錦;農村的小洋樓鱗次櫛比,小橋人家,寧靜致遠。國富民強,中國已經被全世界仰視,這難道不值得驕傲嗎?中國夢,是五彩斑斕的夢。
母親的影子飯也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里。
【母親的“影子”飯散文】相關文章:
贊美母親的散文08-03
感恩母親的散文10-29
思念母親的經典散文10-27
母親節思念母親的散文06-24
懷念天堂的母親散文06-19
冰心寫母親的散文08-26
關于寫母親散文09-28
贊美母親的精美散文08-31
傷感散文《祭母親》07-06
關于母親節的散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