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抓住詩歌中眾多形象的具體特點,理解形象所包含的少年人對自由幸福的向往與追求,品味詩歌的形象美。
2.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關注詩歌的停頓、節奏、重音、押韻,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少年追求的自由并不是完全不受拘束的絕對自由,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個性,快樂成長所應有的自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背誦《寫給云》第一節,將學生帶入課堂。
二、把握形象,理解感情,品味詩歌形象美。
1. 自由朗讀,注意停頓,明確表達的感情。
教師提問:說說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預設:對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教師提問:是作者對自由幸福的向往嗎?
明確:作者模仿少年人的口吻,表達少年人對童年世界里自由幸福的追求。
2.為什么選擇云呢?“云”和自由有什么聯系呢?
學生預設:找出云的特點,更好地理解主題。
3.哪些地方最能體現云是自由的呢?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聚焦形象,梳理每一節的形象組合,掌握形象的特點,形象組合的畫面美,以及所傳達的少年心聲。(重點賞析第二節,理解自由的內涵;賞析第三節,感受云行動自由的畫面美。)
教師總結:這是詩歌的形象美、畫面美,詩歌借助形象說話,才能在很短的篇幅中更好地表達情感。
三、關注韻律,深情誦讀,感受詩歌韻律美。
1. 朗讀重新排列的短文《寫給云》和詩歌《寫給云》,觀察其變化,在視覺、聽覺上哪種富有美感?思考為什么。
2. 引導學生以第一節為例,根據抒情的需要,標出停頓、節拍、重音,并反復朗讀。
明確:有怎樣的情感就有怎樣的節奏,感情強調的重點在哪兒,哪兒便要重讀。節奏和重音的讀法都是為了抒情的需要。
3. 觀察每個短句子最后一個字,押“a”韻。試著將“手帕”、“小花”改改不押韻,比較朗讀,感受押韻的音樂美感。
教師總結:詩歌詞與詞、句與句、節與節之間特別講究停頓、節奏、重音、押韻等等,相對而言,它比別的體裁如散文、小說等更講究音律的美感,這就是詩歌的韻律美。
四、學習總結。
這首充滿童真童趣的詩歌,借助形象、畫面、韻律來表達追求自由、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形象美、韻律美、情感美共同組成了詩歌獨一無二的美感。今后,在賞析詩歌或者創作詩歌時,需要抓住詩歌的這些特征,更好地品味或創造詩歌的美。
[《寫給云》教學設計 (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