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
醫德醫風是指執業醫師應具有的醫學道德和風尚。它屬于醫學道德的范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一)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上帝剛剛創造了人類之后,由于大地貧瘠,人類缺衣少食,時常遭受病魔的痛苦折磨,呼救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于是,上帝派下了最優秀、最善良天使去照顧病人,幫助他們解除病苦,守護著人類的安康。從此,有了天使的守護,人類得以健康安寧,代代繁衍,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曾幾何時,我們的醫生護士用他們的愛心護衛著人們的健康,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白衣天使"!
一個多么圣潔,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崇敬的字眼!一襲飄然白衣,是一顆純潔的心靈;一頂別致的燕帽,是一項守護生命的重任。無數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我們傾聽治療碗盤的協奏曲;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我們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響樂章。都說我們崇高偉大,可是又有誰想得到,在這份崇高偉大的背后,其實是一顆顆普通的天使心!
人們不曾忘記,當非典肆虐橫行的時候,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我們的白衣天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的白衣天使為了群眾的健康,毅然挺身而出,與病魔展開殊死的較量。葉欣倒下了,鄧練賢也倒下了……然而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不但沒有被病魔嚇倒,而是更加的奮不顧身,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她們用愛心筑起鋼鐵長城,終于贏得了這場戰斗的偉大勝利。是啊,他們也有父母,也有孩子,也許他們的父母還在期待著他們的攙扶,他們的孩子正在搖籃里揪心地哭喊著"我要爸爸,我要媽媽"!作為醫務人員,他們比誰都明白,與"非典"較量,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
親愛的朋友們,請你們告訴我,是什么力量使他們置家不顧,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投入這殘酷的斗爭?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事情離我們已經漸漸遠去,那么就請你到我們的身邊看看吧!
我們皮膚病患者往往是全身皮膚潰爛,表皮脫落,化膿、滲液,身上散發著刺鼻的氣味,連病人家屬都捂著鼻子敬而遠之的病人!我們的醫護人員卻天天要為他們清潔身體、消毒、濕敷、搽藥、輸液等近距離的精心護理。由于病情嚴重,許多病人都已經灰心了,可是我們白衣天使卻在堅持不懈地和病人親切的交談,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情此景,連病人家屬也為之動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當病人痊愈出院時,醫護人員的心里比蜜還甜!就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我們的醫護人員不嫌臟,不怕累,精心醫護,樂于奉獻,用愛心、青春、才華換來了病人的康復和微笑。
雖然辛勞,雖然勞累,但是我們很充實。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雖自覺漸漸瘦弱,但覺快樂。"
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二)
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醫療服務效益。但是,醫療服務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直接衡量。面對患者,醫院有擇優治病救人和救死扶傷的道義,同時又有維持醫院勞動力再生產的責任,在具體實施中難免使二者產生碰撞,導致醫德失調。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不僅體現在以法律為手段的制度約束性上,還體現在以信譽為基礎的道德約束性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既擔負著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任務,又要為自身生存和發展參與市場競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體制,是醫院在激烈的醫療競爭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環節。那么,醫院該如何以"誠信"教育入手,抓好醫德醫風建設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做文章。
1、以"誠"人為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教育。
一是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也是醫德醫風建設的核心。要教育職工正確對待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困難、利益調整及一些問題,堅定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決心,為醫院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
二是對職工進行"三觀"教育。即對職工進行新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通過教育使職工正確看待物質利益,正確對待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系,把個人利益融入集體利益之中;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治好病人,減輕病人痛苦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目標。
三是對職工進行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教育。教育職工樹立起病人是醫院的"客戶",病人是醫院職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確認識醫務工作者和病人的關系,教育職工經常進行換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為本,切實履行對服務對象的承諾。
一是要把醫德醫風建設同各項制度結合起來。要制定和完善醫德醫風規范,使醫德醫風同職工的利益緊密掛鉤,嚴格考核落實,建立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全面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提高其醫德醫風水準,讓病人滿意。二是要堅持落實好醫療服務和醫藥收費價格公開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把"醫不二價"、"童叟無欺"作為行醫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擺正了,才會對病人堅守誠信,才能兌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諾言。
幾年來,在行風建設上我院始終以整治群眾反應強烈的,藥品采購和銷售上的不正之風為重點,以解決收紅包、吃請、收禮、生冷、硬、頂等熱點為重點,建全制度,強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并以此帶動全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工作全面展開,并取得了成效。
第一,就醫環境得到了改善。今年初,為方便患者就醫,營造一個舒適整潔的就醫環境,醫院投資10xxxx萬元改造門診、病房樓老式門窗,統一更換成塑鋼窗,病室內外環境一新。新建成的連接門診-病房樓的走廊已于8月份投入使用,寬敞明亮、環境優雅的長廊已成為我院文化建設的濃縮顯示板。
第二,醫院成立了專門糾正藥品和醫療設備采購、銷售中不正之風的領導組織,采取了藥品和醫療器械招標采購和與所的藥品銷售商鑒定協議書及與所有醫生鑒定責任狀明確了不許在藥品銷售中拿回扣,明確規定銷售商發現一例立即退出醫院,醫生發現一例立即下崗處理。在我院徹底杜絕了藥品促銷中的下正之風滋生的土壤,糾正了藥品促銷中的不正之風。
第三,狠抓吃回扣、收紅包等不正之風。我們采取層層鑒定責任狀的'辦法來杜絕開藥提成和收紅包的問題。責任狀中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開藥提成,不得收紅包,一經發現責任人下崗,科室和科主任不能評先進。稽查科每月都對各科進行全面的檢查,使這項規定真正落到了實處,現在我院杜絕了開藥提成和收紅包現象。截止目前,我院醫務人員共拒收紅包4xxxx次。
第四,倡導人文服務,樹立人性化醫療觀念。我們醫院在醫德醫風上嚴抓嚴管,醫務人員的職業行為得到了有效的規范,杜絕了生、冷、硬、頂、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進一步落實了《首診醫生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否定報備制》和《責任追究制》等六項。
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三)
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中除了順利平穩完成本職技術工作以外,注重醫德醫風的培養,提升自身道德水準,以關懷服務為榮,主要從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三個方面入手,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承諾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醫生和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式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全國各地的病人紛至沓來,五湖四海的繼續教育人員絡繹不絕,在臨床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在專業治療方面盡可能多參加醫生組查房交班深層次理解病情,同時對于新輪轉的同事竭盡所能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規范流程,醫生護士的關系和諧了,醫患關系自然就穩固了。
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過去的一年里我堅持本科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臨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努力學習外語,并利用醫院圖書室資源定時查閱中、外文專業雜志,學習數據庫檢索知識,從而了解到本專業新動態開闊了視野,專業技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四)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為,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小、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范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有的護士完成了硬件工作之后,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后,又做了大量軟件工作。"硬"有范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么,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并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次醫德醫風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1、責任意識
責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責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國古代哲學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廣義的哲學范疇"意識",與醫學上稱身體某部位的那個"心"有別。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著一顆心來,在班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就能做好護理工作。身為年青的護士,對剛接手的工作有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相信自己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系,即有因才有果,護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才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著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
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著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良好的動因,也是最佳出發點。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屬正常范圍,世界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其正確的意識,只是世界觀轉換成方法論的環節上出現了失誤,或是方法的運作上出了差錯。"好心辦錯了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很復雜,也很有講究。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了,就不屬正常范圍,也就不能用"出錯"來塘塞,那要追究其責任。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責任意識與工作職責的要求是緊密聯系的,有時能合二為一,但區別是顯然的。前者屬自我意識、自我要求,強調個體的內控,具有軟性的一面;后者屬外在規約,強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職責、標準,"軟性"是個體工作的靈魂,"硬性"好比骨骼,"軟性"恰似血肉。
2、平等意識
護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并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愿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于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里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里,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
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護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么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么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罹筒粫䦟ψo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
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么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F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占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著重要的影響。
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病人,并不降低護士身份,相反能夠促進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協調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溝通,使病人信任護士,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疾病。同時,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減少了因病而帶來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狀態的有益調理,極大地增強了自覺抵制疾病侵蝕的信心。因此,我們認為,護士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確立平等意識是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護士創造性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3朋友意識
有了平等意識,避免與病人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和不協調,達到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初步溝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賓之意,但相互間似乎還有距離感,即主人與客人界線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為一體,即尚未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溝通仍須拓展、升華。在平等意識的基礎上,護士還應確立朋友意識。有了朋友意識,就可以縮小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感。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是指護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們的親人象朋友一樣對待,與病人相處的過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這種感情表現在為病人病情好轉而高興,為他們的心情舒暢而共同愉悅。
護士有了朋友意識,在主觀上確定了這個朋友目標,就能主動地與病人交朋友,在對病人治療和相處中就能仔細地了解和觀察病人:他是什么樣的個性特質的人?他的家庭成員對他怎樣?他的職業是什么?這種職業對他的性格有什么影響?他熱愛他的職業嗎?等等。在關心病人疾病的同時,還要關心一個個性格相異的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這個病人好","那個病人不講理","這個病人本人倒不錯,可他的家屬太夾生"。這就是護士與病人相處中滲透的感情色彩。有些病人入院前位于領導崗位。平時呼風喚雨,唯我獨尊,到了醫院對待護士也象對待他的下級一樣,呼來喚去,發號施令,擾亂了正常的護理工作程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錢,認為錢能買到一切,他們對護士的要求特別多,有時超出了護理的范圍,遇到這樣的病人,確實令護士頭痛。如果有了"朋友意識",我們護士就會這樣想:"這位朋友有點傲氣,我可要勸勸他,要他知道醫院有醫院的規矩,不可以隨心所欲。""這位朋友觀念上有問題,我要開導他一下,讓他學會尊重別人"。
當然,朋友意識不是讓我們放棄原則,放棄嚴格的操作規程,相反,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復,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夠得到朋友之心的呼應,病人一定能夠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理解護理工作的艱辛,默默地提醒自己:應給朋友增光添彩,不給朋友添亂抹黑;應主動配合治療,而不消極、作梗;愿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負醫護人員的義。
【醫院醫德醫風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醫德醫風醫院總結01-18
醫院醫德醫風個人總結12-21
醫院醫德醫風自我評價04-11
醫院醫德醫風的考評總結范文12-18
醫院醫德醫風的個人總結范文12-18
醫院醫德醫風個人總結范文12-23
醫院醫德醫風的工作總結06-02
醫院個人醫德醫風自我評價05-22
關于醫院醫德醫風的總結(精選7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