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1
20xx年即將過去,總結過去是為了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中除了順利平穩完成本職技術工作以外,注重醫德醫風的培養,提升自身道德水準,以關懷服務為榮,主要從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護際關系三個方面入手,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承諾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
醫生和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式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全國各地的病人紛至沓來,五湖四海的`繼續教育人員絡繹不絕,在臨床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在專業治療方面盡可能多參加醫生組查房交班深層次理解病情,同時對于新輪轉的同事竭盡所能幫助他們熟悉環境規范流程,醫生護士的關系和諧了,醫患關系自然就穩固了。
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過去的一年里我堅持本科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在臨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努力學習外語,并利用醫院圖書室資源定時查閱中、外文專業雜志,學習數據庫檢索知識,從而了解到本專業新動態開闊了視野,專業技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2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x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這段講話,樸實親切、飽含深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執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高度重視、大力推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x強調,要突出實踐特色,抓好整改落實,切實解決好基層教育、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推進教改、醫改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醫德醫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要把解決問題中形成的好辦法好經驗以制度的方式鞏固下來,形成推進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
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要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重要位置,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漸進,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基本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等問題,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醫務工作者肩負著保障13億國人健康的重任,醫德醫風是作為一名醫生最重要的職業操守,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應該:
一、加強自身修養,追求理想完善的人格。
古今欲行醫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精其術。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倡導者要“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乃成蒼生大醫,故醫者先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醫德醫風。
醫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醫療質量的優劣。首先醫德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必備條件,醫務人員要實現自己的神圣責任,必須深知自己對患者、對社會擔負的責任;必須在工作中對病人親切、同情、耐心、和藹,不論職務高低、貧富、美丑、男女老幼一律同等對待。其次,醫德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動力。醫生在工作中如主動與病人接觸,服務及時,親切溫暖都會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減少顧慮,減輕煩惱,這對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會起到醫療技術和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由此可見,醫生的醫德是與醫療技術,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的,是醫之根本。
作為醫務工作者,不但要使自己在業務技術上適應社會需要,而且要使自己醫德適應于社會發展要求,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優良的醫德醫風,而高尚的醫德醫風是不會自然形成,特別對于年輕的醫務工作者,思想道德處于一種不穩定期,更需要正確的醫德導向。醫德導向要突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這個核心。每一位醫務人員都應自覺遵守道德規范,不斷強化自身素質,正確看待物質利益,正確認識醫務工作者和病人的關系,經常進行換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醫療安全為核心,優質服務為軸心,和諧醫患關系,充分展現新時期醫務人員全心全意為病人的“健康衛士”形象。
二、加強醫患溝通,促進醫患和諧。
醫患溝通是順利完成診療計劃、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是加強醫患溝通可以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及院方的信任,增加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醫療糾紛得以化解或使醫療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良好的醫患關系從溝通開始,因此提高醫患溝通是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有效途徑。作為醫務人員首先,要有良好的溝通態度:態度是心靈的表白,服務態度好壞體現了醫務人員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情操,醫患的人格是平等的。保持良好的溝通態度是獲得最好溝通結果的基礎。真誠、平和、關切的態度是與患者溝通成敗效果的關鍵。其次,要有好的交流技巧:醫患交流中,醫務人員首先要善于傾聽,這是獲取患者相關信息的主要來源,不要無故打斷患者的敘述。再次,醫務人員應充分運用談話藝術,講究方式與技巧,一定要善解人意,尊重和關愛個體生命,尊重患者的隱私,用個性化的方式進行談話溝通。少運用醫學術語,運用生動的、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疾病治療中相關問題,以提高交流的質量,達到溝通的目的。
在疾病面前,生命無貴賤之分,更沒有身份的區別,醫務工作者永遠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正的善待。從善待病人中給予醫務人員自身心靈的回報。對待病人,不管他是誰,熟悉與不熟悉,是官是民,都要秉持同樣的禮節和敬意,就像你期望從別人那里得到尊重一樣。真誠是醫患溝通得以延續和深化的保證。心誠則靈,只有抱著真誠的態度,才能使病人放心,才能使病人愿意推心置腹的溝通。同時醫務人員要多進行換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使溝通達到應有的效果。
三、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醫療安全是效益、是榮譽,更是健康與生命。醫療安全與醫療質量是緊密相關的,醫療安全是醫療質量的基本要求,同時醫療質量是保障醫療安全的前提,沒有優良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就是不可能有保障,所以要保障醫療安全,必須從提高醫療質量入手。醫務人員應該把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避免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的發生,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充分發揮救死扶傷、增進人民健康的職責。醫務人員應做到三點來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第一,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意識。各醫療單位應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定期開展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使每一名醫務人員都樹立“人命關天、責任重大”的意識,強化“病人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從而使每一名醫務人員都能依法依規、認真負責、安全有效地干好各自崗位、各自環節的工作,把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落實到與之相關的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每個人,切實提高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而且要具備夯實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才能保證高質量的醫療技術。所以,醫務人員應該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才能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醫療安全保障。第三,要有責任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是每一位從醫者內心所堅持的底線,關愛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因此,醫務工作者要將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以患者為中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總之,醫務工作者肩負著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在平時工作中要做到恪盡職守,踏實工作,嚴格的醫德醫風要求自己。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為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3
醫療機構是衛生系統的主要窗口,也是社會的重要窗口。醫德、醫風是全民族整體道德素質的重要表現。實際上,醫德、醫風的好壞是社會風氣好壞的反映。因為醫療行為關系到人的健康與生命,所以,醫德、醫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經常關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時的熱點。最近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有幾點體會。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加強自身修養。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我們要求人才德才兼備,德是第一位的。醫德、醫風要求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風。醫德、醫風的起碼要求是職業道德,即尊重病人,對病人負責,醫療行為自始至終認真、規范。高標準的醫德、醫風要求做到對病人極端地熱忱,對工作極端地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醫德、醫風與人道主義和仁愛緊密相連,古今中外都有良好的傳統。英國的南丁格爾女士耗盡家產和自己的生命創建了護理事業;白求恩精神更是家喻戶曉。這些典范為社會樹立了醫務人員的良好形象,為醫務人員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促進了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
二是加強醫患溝通,促進醫患和諧。
加強醫患溝通是順應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現代醫學模式已從以醫療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即新型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隨著法制教育的深化、患者維權意識的提高,而其醫療知識又相對缺乏,加之個別醫務人員素質不高,因而醫療糾紛易發。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主動以“醫患平等”為前提,以“尊重患者”為本,以真心實意給患者解除病痛為出發點,得以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得到患者和家屬積極配合,保證了醫療進程的順利進行。如要建立良好協調的醫患關系,加強雙方的交流和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實施醫患溝通是提高服務質量和推進行業作風建設的需要,也是病人的需要,是融洽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極好的方法之一。在醫患溝通中醫生起主要作用,首先是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如何。一個態度溫和而誠懇的醫生,往往就減少了病人的不安心情。同時又有對病人疾苦的高度同情心,協調的醫患關系可以說已初步建立。通過進一步的交談,醫生對病人的細致檢查,憑著良好的醫德和高尚的情操,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中,病人自然會對醫生產生無限的信任和崇敬。這不僅是建立協調醫患關系的標志,也是心理治療獲得成功的條件之一。
三是堅持專業學習,提升醫技水平。
在工作中,加深對專業知識學習,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把好質量關、技術關。對疑難病例,堅持虛心請教,病例跟綜隨訪,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和新方法。遵守各種檢查流程制度,規范操作程序,檢查認真細致,無出現差錯現象,以實際行動深化醫德醫風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
【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醫生醫德醫風總結04-23
醫生醫德醫風心得體會04-11
醫生醫德醫風個人總結06-16
醫生醫德醫風自我評價04-12
醫生醫德醫風總結通用04-14
醫生醫德醫風個人總結01-12
醫生的醫德醫風心得體會范文04-11
醫生學習醫德醫風心得體會04-26
醫生醫德醫風學習心得體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