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9冊P116_P117.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
2、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向學生滲透符號化思想。
3、通過數學活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學。
1、數青蛙比賽(例1)。
(1)出示“數青蛙”兒歌前兩句,問:聽過嗎?叫什么名字?誰會數?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數青蛙的比賽。
(2)比賽。
規則:比賽形式為接力賽,依次往下數,首尾相接;在比賽過程中,誰說錯了或說的不流暢就被淘汰了,自動回到坐位上。后邊的同學還接著他的說;最后留下的同學將獲得冠軍。并會得到精美的獎品。
(3)采訪冠軍。
你在數青蛙的過程中說的又對又快,肯定有什么竅門吧?能把你的決竊告訴大家嗎?
(引導學生說出倍數關系:幾只青蛙幾張嘴,眼睛的只數是青蛙只數的2倍,腿的條數是眼睛只數的2倍,是青蛙只數的4倍。)
(4)給冠軍發獎。(一套福娃)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填寫下表:
青蛙(只) 嘴(張) 眼睛(只) 腿(條)
這首兒歌誰還能接著往下數?誰能把它說完? 為什么說不完?
誰能把這首永遠說不完的兒歌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呢?
先獨立思考,再同桌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得出結論。(板書:
n n 2n 4n)
2、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在這里我們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數。(出示板書)n表示了青蛙的只數,還可以用哪些字母表示?(滲透符號化思想)在數學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并說明含義。
3、揭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4、自學課本P117。
5、交流自學體會。
用字母表示數的簡便寫法:
①字母與字母相乘時,可省略乘號,或記作, 但還讀作“乘”。
重點強調相同字母相乘:a×a怎么表示?a2表示什么?
出示卡片練習。
b×b= h×h= x2=
②字母與數字相乘時,省略乘號后,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問:b×1=b對不對?
6、明確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
通過學習你能看出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優點嗎?(出示課件)(簡明易記 便于應用)
7、知識小結并過渡。
通過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下面我們就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拓展應用,培養能力。
1、判斷練習。(手勢表示)
m×n=mn k×7=k7
c×c=2c x+x=x2 f×1=1f
2、填空,把含有字母的式子寫在( )里。
① 5月13日是母親節,小華用20元零花錢為媽媽買了一份節日禮物,原有零花錢a元,現在還剩 ( )元。
②五(1)班同學張鵬今年b歲,爸爸比他大25歲,爸爸今年( )歲。
③在春季綠化美化校園活動中,學校修建了一個長方形花壇。長m米,寬n米,它的占地面積是( )平方米。
④五(2)班有學生a名,平均分成6個組。每組有( )名同學。
3、
2007年4月29日,我國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我校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參加抖空竹的有m人,參加踢毽子的人數是抖空竹人數的2倍。踢毽子的有多少人?兩項運動共有多少人?
4、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5、小知識:
四、課堂總結。
說說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在這節課中誰表現的最好?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數
n n 2n 4n
簡 明 易 記 便 于 應 用
評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小學階段學習代數知識的重要內容,小學生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本節課的內容是較為枯燥和抽象的。因此劉老師在教學時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注重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劉老師通過讓學生充分體驗和經歷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使學生感受、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設計了以比賽形式數青蛙,讓學生通過比賽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中切身體驗數學中的奧妙。靜態的數學以鮮活的面容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充滿生命力。使學生愛學,會學。通過交流,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致,當不能用具體的數來表示的時候,就要用到字母來表示,從而告訴學生數學中通常用字母表示數。教師把教學環節和練習題都融入到了具體的生活情景之中,如:“數青蛙比賽”,用“福娃”發獎,最后的開放題又與福娃結合在了一起;填空題涉及了“母親節”、“爸爸的年齡”、“美化校園”等;應用題結合了“陽光體育運動”。
2、注重學習方式的改變。
在教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劉老師為了讓學生突破這一重、難點,采用了“獨立探究--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符號化思想。在學習簡便寫法這一環節時,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學,通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再小組討論,最后再集體交流,這時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拔,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使知識有效內化。
3、注重設計開放性練習。
習題設計既注重“雙基”訓練,又注重了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并能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之中。如:練習題的第四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加、減、乘、除的問題都提出來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注重知識的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
本節課劉老師能根據教學特點,努力尋找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資源,如,在習題的設計時,涉及了“母親節” 、“美化校園”、 “陽光體育運動”以及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等,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思想也得到了熏陶。
總之,在創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劉老師能努力貫徹課標的要求,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宗旨,重視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出發,在課堂中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為學生創設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同時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