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案模板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認識“鑲”“嵌”等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異國風光。
3.積累“膘肥體壯”“遼闊無垠”等詞語和喜歡的句子。
4.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關于異國風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圖片以及音像資料課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培養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發學習欲望。
師:同學們,在咱們的地球上,有一個綠水幽幽鮮花盛開的美麗國度,你知道是哪兒嗎?對,就是有著水之國、花之都美譽的.——荷蘭,它還是一個牧場之國。
齊讀課題。課前讓大家查了資料,誰能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蘭?
二、理解內容,感受美景。
1.師:同學們真會學習。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去感受異國的風情。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聽他讀得對嗎?讀通順了沒有?聽了課文后,說說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整體印象?
師:誰能評一下?(教師相機出示重難點詞語和生詞,提示朗讀。)
2.師:誰來談一談荷蘭留給你的整體印象。
師:是!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蘭是個牧場使國,是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咱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課文第一段。
3.為什么稱荷蘭是牧場之國呢?現在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把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充分地體會。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讀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引導學習相應自然段。(如先說到二自然段師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閑自在。)
師:這一段說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條條運河間的綠草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
讀句子,說說你的體會。(牛多)作者是怎樣準確描寫這些牛的?(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師板書。(牛多)
師:讀讀后面的句子,你還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態和動作,理解作者擬人句的準確生動。)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請帶著自己的感受輕輕地美美地讀一讀。待會兒咱們比賽比賽。
指名比賽,師生評價。
提出選擇句子積累背誦的要求,練習背誦。
師小結:看來作者是通過寫牛來描寫荷蘭的牧業。
4.大家注意到了嗎?咱們剛才是怎么學習這一段的?師引導總結學法:初讀——交流體會感受——想象、美讀——賽讀——選擇性積累背誦
5.分組合作根據剛才的方法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饋,教師相機引導。
6.師:同桌交流一下,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你就是這遼闊無垠的草原上的一頭牛、一匹駿馬、、一只綿羊或一只小雞,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師:難怪作者說——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8.你看出這幾段哪些語句或詞語特別出色呢?你能把它記住并寫出來嗎?試一試,和小組的同學比一比。
三、課件展示異國風光片,欣賞完后再用一段話介紹介紹,可以用課文中學過的詞句。
作業:小組合作辦一期異國風光的剪貼小報,并配以簡短的說明,課外展覽并分小組評比。
教后記: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異國風光。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識記文言常用詞:說、玩、登、秉、所以、以、注、疏、寧、濟、間。
2.學習正確、清楚地朗讀淺易文言文,以誦讀促進理解。
3.體會濃濃關愛之情與殷殷勸誡之意,體會長輩不辭勞累、嘔心瀝血教誨子女的深義。
【重點難點】
1.重點:識記文言常用詞,體會濃濃關愛之情與殷殷勸誡之意。
2.難點:長輩不辭勞累、嘔心瀝血教誨子女的深義。
【課文提示】
1.家訓、家書是中國傳統教育與傳統文化思想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廣大人民所誦讀、手錄、刻寫和傳承!睹銓W》節選自家教典范《顏氏家訓》。
2.勉學:努力學習;勉:盡力、努力。《勉學》著重說明學習目的、態度、方法。
【正音正字】
古之學者為己( wèi ) 但能說之也 ( yuè ) 春玩其華 ( huā )
然人有坎壈 ( lǎn ) 如秉燭夜行 ( bǐng ) 譬諸逝水 ( pì )
【詞語積累】
、俚苷f之也。 (同“悅”,取悅 ) ②春玩其華。 (同“花” )
③秋登其實。 (摘取,收獲 ) ④精神專利。 (專一,敏銳 )
、萑蝗擞锌矇啊 (困頓,不得志 ) ⑥所以設教。 (用來……的 )
、吖怅幙上。 (值得珍惜 ) ⑧古之學者為己。 (讀書人 )
⑨幼而學者。 (學:學習;者:句間停頓 )
【初學課文】
1.熟讀課文,理解各段內容。
2.歸納三段的大意。
( ①闡述學習與修身的關系,指出學習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诜治錾倌陮W習與老年學習的利弊,指出學習的時機是“固須早教”。
、壅f明學習內容不能繁復、面面俱到,指出學習的方法是“粗通注義”,最后自然引出中心論點“博覽機要,以濟功業”。 )
【課文簡析】
第一段,對古人今人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用春華秋實作比喻,指出學習的目的是修身利行。
第二段,以自己七歲背誦《靈光殿賦》的親身經歷,分析少年學習與老年學習的利弊,指出學習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棄的道理。這樣既真實可信又有說服力。
第三段,“仲尼居”為例,從反面闡明“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最后自然引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博覽機要,以濟功業”。“以濟功業”還與開頭學者“修身利行”照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總之,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學問與品德是有密切關系的,應該認真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身修養。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學說。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
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為自己是彌補不足的地方;現在求學的人為別人只是為取悅他人。
原文: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
翻譯:古代求學的人為別人是實踐學問以便有利社會;現在求學的人為自己是努力修身以便謀取官祿。
原文: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翻譯:學習好像種植樹木,春天賞玩它的花朵,秋天收獲它的果實;評論文章就是賞玩春天的花朵;努力修身是摘取秋天的果實。
原文: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翻譯: 人處在幼小的時候,精神專一敏銳,長大成年以后,思維散漫,因此必須早日教育,不要喪失時機。
原文: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
翻譯:我七歲的時候,背誦《靈光殿賦》,直到現在,十年復習一下,還沒有遺忘;二十歲以后,背誦的經書,擱置一個月,就荒廢了。
原文: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
翻譯:而人總有困厄的時候,壯年時失去了求學機會,仍然應當趁晚學習,不能自暴自棄!
原文: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翻譯:從小學習的人,如同太陽初升的光芒,老了學習的人,如同拿著蠟燭走夜路,還比閉著眼睛什么也看不見的人好。
原文: 夫圣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
翻譯: 圣人的書是用來教育人的,只要讀懂經文,粗通注文的意思,對自己的言行有幫助,也足夠為人在社會上立身。
翻譯:何必“仲尼居”要用兩頁紙疏通意義,說它是起居的處所或者講課的地方,根據在哪里呢?憑這些取勝,難道有什么好處呢?
原文: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間焉。
翻譯:光陰值得珍惜,好像流水。應當廣泛瀏覽重要的東西,成就自己的功業;如果(博覽與精專)結合起來,我就沒有指責的了。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根據自己的情況,完成六個“思維訓練”題。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
1.“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边@句話有什么特點?
( 用比喻手法生動闡述了深刻的道理。作者將學習比作種樹,又把春花比作講論文章、把秋實比作修身利行,說明學習是靠寒來暑往,潛移默化的,生動地指出學習目的是修身利行。 )
2.第2段,前半部分的關鍵句是哪句?為什么?
( 關鍵句是“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因為后面是用自己的例子來對比說明,少時記憶力好,是讀書的最佳時機,年紀大了容易忘記。它是圍繞“固須早教”這個中心來論證的。 )
3.作者認為“固須早教,勿失機也”,理由是什么?(用文中詞語回答)
(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 )
4.作者講自己七歲背誦《靈光殿賦》的'經歷,有什么作用?
(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學習要趁早,即使老了也不可放棄的道理,這樣既真實可信又有說服力。 )
5.“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 舉例論證,從反面闡明“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的道理。 )
6.“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從全文看,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 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論點。“以濟功業”與開頭學者“修身利行”照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
7.本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一個人的學問與品德是有密切關系的,應該認真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身修養。 )
8.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關于長輩嘔心瀝血教誨子女的故事。請你概括寫出一二。
( 劉邦少時失學,聞秦始皇焚書坑儒,心中竊喜,但當了皇帝后卻深感不學之苦,便以切身體驗來勉勵兒子學習,沒有半點偽飾。
諸葛亮《誡子書》的開篇,諄諄告誡他的子弟,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顯然,“淡泊”、“寧靜”是“明志”、“致遠”的必要條件,而“明志”、“致遠”則是“淡泊”、“寧靜”的最終目標。諸葛亮在“書”中強調:“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就是說,立志于學、靜心求學是手段和過程;養成學問、增長才干才是目的。
傅雷洋洋萬言家書,旨在教育兒子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
【拓展學習】閱讀下面的語段,然后完成問題。
孔子云:“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蔽何、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
1.這段話要說明什么觀點?
( 為了說明“猶當晚學,不可自棄”。 )
2.這段話列舉了哪些例子?
( 正面例子:孔子的話;魏武、袁遺、曾子、荀卿、公孫弘、朱云、皇甫謐等晚而不棄的事實。反面例子:“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墻,亦為愚耳! )
3.這個語段是從《勉學》原文抽出來的,如果還原,應該放在第2段的哪里?
( 應放在第2段省略號位置上。因為這里的幾個舉例,都是圍繞老了再學習的,正是“猶當晚學,不可自棄”的例證。因此要放在這里。 )
【課外作業】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 認識4個生字
②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
、 鞏固本單元學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教師說:平時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倮首x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诔鍪旧稚~指明帶讀:勿 塵埃 拂拭 飽和 依附 濕漉漉 朝暉 日暈 單調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僦该髯x閱讀提示。
、谙饶x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坌〗M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要及時表揚合作很好的小組。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僦该x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人們看成有害的東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谀氵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板書設計: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
列數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藍色
做假設
具吸濕性
調節氣候,氣象萬千
做假設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戳酥螅矣幸恍┰捯f: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 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今天我們背著背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興高采烈地來到瀘水四中,開始了我們人生當中的另一個轉折點。那么,三年以后乃至更長的將來你想要達到什么目的或做什么呢?并說說為達到這一目的,你將如何做?請同學們說說。(根據學生所說的情況來點撥引導并揭示課文)——板書: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二、整體感知:
1、標題為“在山的那邊”,那么,山的那邊究竟是什么呢?
(提示:海——“是用信念凝成的!、“全新的世界”)
2、提出問題。
(提示:在教學反饋中。)
三、局部品味:
1提問:“山的那邊是!,這個“海”是怎樣的“!蹦?
提示:!笆怯眯拍钅傻暮!薄ⅰ叭碌氖澜纭
2、為什么說!笆怯眯拍钅傻暮!焙秃J恰叭碌氖澜纭保
揭示“海”的象征意義。提示:A、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試想一想,云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大學的'校園是怎樣?引導學生說了這一問題以后。點撥:這些大學的校園里你沒有到過,只是你想像中的校園。用詩中的句子來說,這些大學就是你想象中的“!;所以說,“!笔亲髡咧饔^想象的海,并不是自然景物中的大海。但是,當你一踏進這些校園時,學校里的一切,就會給你一種特別美的感覺,這種感覺用詩中句子來回答——全新的世界。B、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所說的“!笔侵溉怂非蟮淖罱K目的,或者說奮斗目標,即理想。(還可以舉:搬進新家里、考入瀘水四中、經過苦思苦想而完成的一道數學題、通過整理房間后進去房子時的感受等例子來說明。)
板書:海——奮斗目標(理想)的象征。
3、既然說“!笔且粋“全新的世界”,那么,作者為了實現看到這個“全新世界”的“!,沿途中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呢?提示:“山”
4、既然是“山”,那么,“山”又有何特點呢?提示:“山”——“鐵青著臉色”、“無數座山”。
5、“鐵青”、“無數”的含義?請舉例說明:為什么說山是“鐵青”和“無數”的?
A、小學——中學——大學(時間長、困難大、苦、坎坷)
B、怒江峽谷——昆明——北京——世界(路途遙遠艱辛)
C、人民生活貧窮落后——小康(科技發展慢)
D、愛國人士——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付出了血的代價,才有今天的“全新世界”)
E、今天我們的努力將回成為“明天”的“全新世界”
6、揭示“山”的象征意義。提示:板書——山——奮斗之路(阻攔前進的障礙物——困難重重、挫折)
四、背誦這首詩。
語文教案 篇5
一,情境鋪墊,導入 新課.
師:四年(一)班的張華同學這幾天可忙拉,她正準備著下周的的數學奧數。你看,現在她正要去李誠家請教數學題。
.(大屏幕顯示器上出現了配樂動畫演示)
1,配樂動畫:張華在從自己家向李誠家走去。(或者線段圖)
、,指導觀察,提出問題:張華每分鐘走60米,走了6分鐘,走了多少米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張華走了多少米。
師:好,你來說說是怎么做的?
②,學生口頭列式回答后,復習數量關系:速度x時間=路程
師:也就是說求張華走的路程就相當于求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出示紅字“兩家相距多少米”)
師:有一天, 張華放學回家,正準備做作業 ,發現不小心將同桌李誠的作業 本帶回了家,她趕緊打電話給李誠,兩人在電話里商量了一會兒,如果步行的話,有幾種辦法可以讓張華把作業 還給李誠?現在請同學們幫他們想一想辦法?看哪組的同學辦法最多?
(以四人小組討論的形式)
師:好,哪組的同學想出來的,派一名代表起來回答。
(學生一般會有三種想法:一是讓張華帶給李誠。二是李誠自己去取,三是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在路上相遇。)
師:這些都是同學們為他們想出的辦法,大家想一想,第一次和第二次有幾個人在運動?而第三次呢?
2,請兩位同學上臺表演
、,設問:兩個人,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路程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類問題中的有關知識.)
、诮沂菊n題:[板書:相遇問題]
二,指導觀察,學習新知.
(—),教學準備題
1,示題:張華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鐘走60米,李誠每分鐘走70米.
2,讀題,提出思考問題:幾個人運動?運動的方式和結果怎樣?、帶著觀察動畫演示.
3,動畫演示,指導觀察,幫助理解概念:
A,電腦動畫顯示第一次(全過程).
交待線段的長表示兩家間的路程,線段的兩端表示兩家的住地.畫面為:張華走過的路用紅色線段表示,李城走過的路用藍色線段表示.
B,電腦動畫顯示第二次(全過程).
(1),兩個人出發的時間,地點,運動的方向,最后的結果是怎樣?帶著問題讓學生再次仔細觀察動畫顯示.
(2),認識概念:同時,兩地,相對,相遇.
師:這是幾人在運動 [板書:兩個人]
師:兩人出發的.時間相同嗎 [板書:同時]
師:他們運動的方向又是怎樣 [板書:相對]
師:最后結果是怎樣的 [板書:相遇]
4,填寫表格,通過電腦動畫顯示,師生共同研究兩人行走的路程與時間的變化情況,把數據填寫在表格里,并找出其中的規律.
(1),電腦動畫顯示,教師按動鼠標,屏幕顯示兩人同時出發,相向而行1分鐘.
師:(1)兩人一分鐘所走路程各是多少 路程和是多少
(60+70=130米)兩人還相距多少米 (390—130=260米)(板書)
(2),用同樣的方法電腦繼續顯示,兩人繼續同時出發再走一分鐘填寫表格后
指導學生觀察體會:當隨著時間的增加,兩人所走路程和也增加.而兩人間的距離反而減少.
(3),用同樣的方法電腦繼續顯示:兩人同時出發,再走一分鐘,也就是兩人共同走了3分鐘.
教師指著屏幕上的線段圖和表格提問:張華和李城3分鐘走的路程分別是多少 (180米,210米)他們走的路程和是多少 (180+210=390米)行了三分鐘,兩人距離是0,這說明什么
引導學生懂得:兩人同時出發3分鐘,兩人之間的距離為0時,也就是兩人走到同一個地點,表示他們相遇了.(教師按動鼠標,在兩人相遇點上發出響聲三下,電腦顯示器隨之出現相遇兩字)
教師按動鼠標,鼠標指著390米字眼,線段全長閃礫三下并發出聲響
.提問學生:兩人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師:完成上面這道題,寫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要求同學們上課時將練習本準備在桌角。)
(二),教學例五.
l,自學例題
、,示題: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校門口相遇. 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
師:全班齊讀。
(2)讀題
找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兩人是如何運動的?找關鍵詞語.
師:這道題給我們的條件有哪些?
思考:兩家的距離跟兩人所走的路程有什么關系?可以用關系式表示嗎
2,指導觀察動畫顯示.
(1)第一次動畫顯示.
教師只需顯示電腦動畫,讓學生說出兩個人運動的時間, 出發的地點,運動的方向和結果.
(2)第二次動畫顯示.
教師提問:求兩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 請學生再次認真觀察動畫軟件顯示,分小組討論問題.(看哪組的做法最多。)
板書:兩人所走的路程和=兩家的距離
3,嘗試列式計算,并分組討論列式根據.
4,檢查學生列式情況,要求說出兩種列式根據.
教師把一名學生的答案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讓他說出列式根據.學生先回答,教師再用電腦動畫顯示加以證實.
5,教師演示動畫,證實學生的算法.
第一種算法:
師:65x4求出什么 (電腦動畫顯示:小強所走的紅色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出聲響)
師:70x4求出什么 (電腦動畫顯示:小麗所走的籃色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出聲響)
師:為什么把64x4和70x4加起來 (小強和小麗兩人共走的整段線段閃爍了三下并發出聲響)
第二種算法:
師:65+70求出什么 (動畫顯示把小強和小麗第一分鐘走的那段閃爍,并移動到下面)
師:65+70的和為什么乘以4? (動畫顯示小強和小麗共走了4分鐘,每分鐘都走了(65米+70米)就有了4個(65米+70米)
65+70
6,兩種算法對比.
(1),在數學知識上有什么聯系
(2),解答思路上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得出:兩種解法思路上不同,結果相同,而兩種
算法的算式之間的聯系,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
三、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這些都是同學們自己探索出來的,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掌握了沒?
1. 志明和小龍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如圖),經過5分兩人相遲,兩地相距多少米 (用兩種方法解答.)
。ㄗ鲆蛔觯涣惺讲挥嬎悖
簡略說說做法。
四 拓展練習:(用多種方法解答)
師: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時間一樣的相遇問題不多,一般是一個先走了一段時間后,另一個才開始走,我們來看看遇到這種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 屏幕出示 )
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 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要求同學畫線段圖)
找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兩人是如何運動的?找關鍵詞語
師:這道題給我們的條件有哪些?(板書)
師:求兩地間的鐵路長也就是求什么?(同桌討論)
師:(指名)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將該同學的作業 放出來。
并提問學生,請他說出為什么這樣畫,這樣做 講出算法的思路.
五、談談你的收獲
師:哪位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的幾句話,體會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定的感情變化。能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掌握"沉睡,撤嬌,央求,咦叨,滋潤,阻礙"等詞語。
3。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能講出課文中幾處省略號所表示的意思。
4。使學生知道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于鍛煉,才能健壯成長,初步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特別是讀好筍芽兒跟竹媽媽的幾次對話。
教學難點:能初步認識省略號,并能弄清文中省略號所表示的不同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詞語卡片,教學掛圖,代板書投影片。
四,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一步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導入。
。1)出示課題,你們知道什么是筍芽兒嗎(出示圖片認識)(2)一篇非常有趣的重話故事,它描寫了筍芽兒在別人的鼓勵下不怕困難,努力鍛煉,終于破土而出,長成一株強壯的竹子。
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們要繼續訓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初讀,了解課文大意。
自學字詞。
春雨沉睡撒嬌央求噪音
嘮叨辮子愛撫滋潤阻礙
讀音重點:揉重點辨析:辮,裹,潤
指名說說"沉睡,撒嬌,央求,阻攔"的意思。
4,分段指名朗讀課文并評議。
5,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帶著課后習題1中的3個問題,默讀課文,并在文中劃出答案。
。2)根據這幾個問題試給課文分段。
。3)師生討論分段結果。
4。完成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完成《作業本》2,3題。
第2課時
。ㄒ唬┙虒W目籽
1。精讀課文,體會筍芽兒思想感情的`變化,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好第2題中的句子。
2。使學生知道筍芽兒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勵下,勇于鍛煉,終于茁壯成長,初步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作業本》2比一比,組詞。(2)聽寫個別生字詞。
2。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出示課后1(1),指名讀第一段,其余思考。
。2)討論課后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誰能來扮演筍芽兒,"央求"竹媽媽讓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兩位學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這段中,春雨姑娘,筍芽兒,竹媽媽的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自由試讀)
、僦该x春雨姑娘的話,并說說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為什么(溫柔,關心)(聲音要稍低些)然后齊讀。
②指名讀筍芽兒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撒嬌,畏縮)(聲音要尖嫩些)指導齊讀。
、壑该x竹媽媽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讀(擔心,害怕)(聲音要粗些,快些)指導齊讀。
。5)齊讀第一段,并選好自己認為讀得好的對話部分站起來讀。
3。學習課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第一段的。
。2)小結:①圍繞課后思考題,理解內容。
②抓住對話部分體會,并感情朗讀。
。3)自學并反饋學習情況。
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做(討論)
自愿扮演雷公公,筍芽兒和竹媽媽,朗讀他們所說的話。其余學生進行評議。
師生共同討論本段中對話應采用的正確語氣。
雷公公粗重(聲音低沉)
竹媽媽不放心(理解"嘮叨")
筍芽兒堅決(音稍高,有力)
(4)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4,學習課文第三段。
自學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討論,有感情朗讀。
小草:堅強,不屈不撓
筍芽兒: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陽公公:關愛。
分角色讀,齊讀。
5,齊讀,分角色讀全文。
6,作業。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背誦最后一段。
2,認識省略號的用法,能說出課文中幾處省略號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1,總結全文,并感情朗讀課文。
。1)回憶閱讀提示,說說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
再聽課文朗讀錄音。
指名讀筍芽兒說的幾句話,評議,齊讀。
小結全文: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些什么道理
(不要框死學生的答案,任憑暢所欲言。)
(5)感情朗讀全文。(形式可靈活。)
2。背誦全文最后一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想想這段講了什么內容
。2)幫助學生理清內容。
(3)自由試背一指名背一起背。
3。認識省略號及其作用。
默讀課文,劃出文中有省略號的句子。并想想這些省略號在句中表示什么意思。
聽寫
春雨沉睡撒嬌央求噪音
嘮叨辮子愛撫滋潤阻礙
5,完成課堂作業本6,7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具準備
雪與云相互變化的課件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讀通課文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樣的?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19、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讀出雪地、云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六、續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正確書寫3個生字
3、指導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后練習題: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
"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
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復習鞏固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爬斫忸}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茖W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布置作業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講評小結
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家庭的小賬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1、出示小賬本,板書課題。
引導學生分析小賬本,說出自己的感受。
2、談話。
錢在我們的生活中太重要了。我們穿的衣服,吃的水果,用的文具等,絕大多數是用錢買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論有關錢的話題。(板書:錢)
二、認識家庭經濟來源的多種形式。
1、誰來說一說你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么?師板書:打工、賣糧食等。
2、教師補充一些經濟來源方式,如,炒股贏利,存錢獲取銀行利息,業余寫作賺取稿費等。
3、教師小結?磥恚覀儷@得經濟來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到底它們都是靠勞動得來的。(板書:勞動)
三、認識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
1、誰能具體說一說你的爸爸或媽媽是如何工作的?看到他們每天這樣工作,你想到了什么?(板書:辛苦)
2、觀看人們勞動的場面,并適當的描述。
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資料,一起來看他們是如何工作的,看了他們辛勤的工作,你想說些什么?
3、教師小結。是呀,他們的工作太辛苦了,他們的身體太疲勞了。這其中或許就有你的爸爸或媽媽。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住上了舒適的房屋,讓我們有了一個干凈、美麗的環境。我們的父母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我們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回到家里你應該怎么做?
4. 進一步體會掙錢的不易?础惰F匠的兒子和銅錢的`故事》,思考:為什么同樣是銅錢,鐵匠的兒子對待它的態度會不一樣?
5、再次體會掙錢的不易。
掙錢的確是太難了。為了讓自己的家人生活的好一些,他們也許長期忍受著身體疲勞的折磨。下面咱們跟著視頻共同朗誦一下《憫農》這首詩,再次體會一下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
5.小練筆。
我們也試著寫一首小詩或短文來描述父母掙錢的辛苦。
四、引導合理消費。
1、孩子們,通過剛才的學習,現在再看看你們手中的零花錢,你發現它與以往有什么不同嗎?
2、小組活動。分析一星期的消費情況。
課前,讓大家記錄了自己這一星期的消費情況,小組內計算一下,你們組平均每天花多少錢,分析一下,這些錢都用在什么地方?
3、學生匯報,教師及時補充。
(1)一元錢的妙用。(以卡通的形式介紹)
。2)計算。咱班有54人,一人一天花三元錢,全班同學一天花多少錢?全校同學一天花多少錢?一周要花多少錢呢?
。3)深化學生的認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
4、現在假如一周給你十元錢,你將準備如何消費?小組內設計,比一比哪一組的消費最合理?
5、分析消費計劃。(板書:合理消費)
五、課后延伸。
回家幫你的爸爸媽媽建立一個家庭小賬本,記錄下你家的收支情況,分析哪些錢應該花,哪些可以省下,努力做到合理消費。
本課通過了解家里的錢是從哪里來的,知道家庭的經濟來源有多種形式,體會到父母掙錢不容易。
教學反思:在教學時,我先用多媒體出示各行各業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再讓學生分小組探究父母的職業,說說該工作是多么辛苦,說說自己參與其中的感受。再用書中的故事,讓學生互相交流,弄明白為什么鐵匠的兒子不讓他爸爸扔錢了。從而體會到自己付出勞動才做出的東西毀壞時,心里會很難受,達到教學目的。
設計意圖:利用圖片、影片、故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形象的體會父母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教學效果:教學效果較好,學生都能通過本科的學習體會父母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并決定以后要勤儉節約,合理消費。
亮點:利用圖片、影片、故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深化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六、板書設計。
家庭小賬本
辛勤勞動——錢——合理消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9-04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語文繁星教案03-15
語文貓教案03-20
語文寫作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