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的思想主張是什么

時間:2021-03-01 15:40:16 科普知識 我要投稿

顧炎武的思想主張是什么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顧絳,字寧人,人稱亭林先生,南直隸昆山(今江蘇昆山市)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顧炎武的思想主張是什么,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顧炎武的思想主張

  1、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思想。

  2、對理學的`正面批評。他指出:“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不取之五經(jīng),而但資之語錄”。

  3、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提出“行己有恥”的道德教育觀點。

  5、提出“多學而識”的治學主張。

  6、提出“經(jīng)世致用”的教育改良主張、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

  7、崇尚創(chuàng)新的獨特見解。

  顧炎武的學術(shù)思想

  顧炎武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學識淵博,在經(jīng)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志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后之功,成為開啟一代學術(shù)先路的杰出大師。他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諸多范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

  顧炎武為學以經(jīng)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jù)方法,創(chuàng)辟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shù)領(lǐng)域的成就,終結(jié)了晚明空疏的學風,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并認為“善為國者,藏之于民”。他大膽懷疑君權(quán),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提倡經(jīng)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jù),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歷史學家錢穆稱其重實用而不尚空談,“能于政事諸端切實發(fā)揮其利弊,可謂內(nèi)圣外王體用兼?zhèn)渲畬W”。顧炎武強調(diào)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

【顧炎武的思想主張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黃宗羲的思想主張影響10-12

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10-12

顧炎武的名言02-14

柳宗元的主張11-02

顧炎武名言01-20

黃庭堅的詩歌主張10-19

韓愈的古文主張08-25

顧炎武名言警句01-22

顧炎武的名言10篇02-15

黃庭堅詩歌主張10-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va国产va欧美 | 天天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