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出版與數字化和諧共存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出版與數字化和諧共存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數字化的碰撞與沖擊下,傳統出版單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一些運營了多年的實體書店也相繼關閉,曾有業界人士預測,未來的傳統出版產業逐漸萎縮,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紙質書會像最后一只珍稀動物那樣消亡。
也許,問題的實質不在于傳統圖書或者新媒體介質的傳播形式,它們不過是傳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是一種與時代相適應的技術形式,核心所在仍是所傳播的思想和文化。人是唯一有理性、會思想的動物,人永遠會為新思想和文化經典所牽引、所感動。不論傳統媒體抑或新媒體,孵的都是思想文化這個金蛋,只要這個蛋基因優良,內涵豐贍,載“蛋”者斷沒有絕種之虞!
也許我是一個文化保守主義者。我堅信,在幾千年人類文明繼續傳承的日子里,紙質書絕對不會消亡,不會像算盤那樣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成為博物館的一個小物件。況且,當下喜愛品味悠悠墨香的讀者,包括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也不在少數,幾百年來養成的閱讀習慣也是很難改變的。當然,紙質書也要注重“濃妝淡抹”,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品相。
面對現今多元化的讀書時代,我們傳統出版如何尋求轉型與突破呢?作為出版單位,一定要“內容為王”,原創第一,突出特色,憑借自身優質原創的選題策劃、個性彰顯的編輯風格,牢牢把握住數字出版賴以生存的內容資源;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搭上數字出版的航船,乘風破浪,以求傳統與數字化合作共贏。傳統出版業為數字出版提供內容資源,數字出版反哺傳統出版,帶動其贏利,形成傳統―數字出版整條產業鏈。因此,對于像團結出版社這樣的傳統中小出版社而言,要拋棄在“終端為王”與“內容為王”中競爭博弈的思路,學會“內外兼修”,即借助終端平臺之外力,修煉內容資源之內力。
如何借助終端平臺之外力?
由于目前數字出版商與傳統出版商在出版物內容的解構、重組、再開發、提供增值服務上擁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因此,當下數字出版的掌控權還掌握在例如移動閱讀基地、北大方正等新技術新媒體企業手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出版企業要學會與擁有成熟技術的數字出版商合作,借助其成熟終端平臺的外力搭建起適合自身出版特色的數字出版模式,不斷提升自身對新媒體出版技術的駕馭能力。
目前,團結出版社已搭建起人物傳記音視網、原版式電子書、多媒體傳記數據庫、傳記讀物智能應用軟件四種平臺模式。出版社將富有特色和迎合市場的內容產品,通過數字化流程改造之后發布到以上四種平臺之上,探索出一條適合我社特色的數字化產品設計的道路。
那么,又怎樣修煉內容資源之內力?
終端的競爭只是暫時的,在不遠的將來,誰能掌握優質內容,誰就會取得數以億計用戶的青睞,“內容為王”在數字出版領域依舊是“金科玉律”。目前的.數字出版業,不僅要利用數字傳播技術發展各種“文化快餐”和“淺閱讀”,傳統出版單位還肩負著精心打造優質內容、引導大眾閱讀的重任。
傳統出版單位不能在數字化浪潮中迷失,不要在終端與內容的道路上“跑偏”,越是浮躁的環境,越是需要我們能踏下心來做好書稿內容這項基礎工作,提升傳統出版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建立全版權出版理念,把最核心的版權握在自己手中,與數字出版商進行談判時,盡量獲取紙質書之外的更多利益;其次,要培養和鍛煉一支能夠兼顧終端與內容的復合型數字出版編輯隊伍;第三,要研究數字出版環境下的讀者構成,迎合新的讀者群,優化圖書產品結構,充分利用出版社的作者資源,提供真正讓讀者在閱讀中自主選擇的優質內容與信息服務,實現更廣意義上的“內容為王”,力求終端與內容在和諧共存中實現共贏。
【傳統出版與數字化和諧共存作文】相關文章:
以和諧共存作文06-30
成長-快樂-和諧共存09-04
讓傳統文化充滿和諧作文07-30
獨立與共存作文06-27
愛與時間共存作文07-25
惡魔與天使共存作文11-06
我與道德共存作文07-24
關于尊嚴共存的作文10-13